胡泳 | 解析影响美国历史的商业七巨头

如果你与竞争对手竞争,实际上是在看后视镜,你看到的是他们一年或两年前的表现。真正了不起的公司都是与市场转型而不是竞争对手竞争,正是在这一点上,和未来同在、与技术共进化两大商业精神完美地融为一体。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理查德•泰德罗(Richard Tedlow)有个发现:美国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打造商业巨头的能力,就像意大利盛产歌剧、俄罗斯人独擅小说一样。他写道:意大利产生了大量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俄罗斯产生了大...
如果你与竞争对手竞争,实际上是在看后视镜,你看到的是他们一年或两年前的表现。真正了不起的公司都是与市场转型而不是竞争对手竞争,正是在这一点上,和未来同在、与技术共进化两大商业精神完美地融为一体。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授理查德•泰德罗(Richard Tedlow)有个发现:美国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打造商业巨头的能力,就像意大利盛产歌剧、俄罗斯人独擅小说一样。他写道:意大利产生了大量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俄罗斯产生了大...
网络积聚的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浏览器没有发展出任何新的导航技术帮助用户沙里淘金。
微软宣布,美国当地时间6月15日,北京时间6月16日,IE浏览器正式退役。接替该浏览器的Edge在社交媒体上回顾了IE一度的辉煌:它伴随着微软历史上最成功的操作系统之一Windows 95而成长,作为Windows 95的默认浏览器,仅用三年就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更在2003年走上巅峰,达到全球市场的95%。
从1995年至今,浏览...
该如何与“屏幕一代”相处?
孩子们还不到七岁的时候,我带他们去中国科学技术馆玩,发现他们对琳琅满目的展品毫无兴趣,却唯独对靠墙的一面大屏上的3D虚拟科技馆情有独钟:忙着把各种模块倒来倒去,搭建自己合意的建筑;沿着虚拟展馆的虚拟走廊漫步,东张西望,四处刺探。也就是说,他们关心的是仿真展示,对真的东西,反而倒不怎么在意。
关心仿真,而不是真
什么是仿真呢?简单地说,仿真就是模拟现实世界的过程或系统,再...
广告方程式的改变
广告业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人们憎恨广告。
当广告商在社交平台、电视和广告牌等媒介上对消费者进行轰炸时,消费者却正试图摆脱广告,甚至是花钱来摆脱。
关于憎恨的原因,罗里·萨瑟兰(Rory Sutherland)在担任英国广告从业者协会主席时一语中的:营销要么是无效的,要么是“每天都会引发巨大的伦理问题”。他的结论坦率得让人钦佩:“我宁愿被认为是邪恶的,也不愿被认为是无用的。”
广告打的旗...
“VR挑战记者向受众传达信息的方式,也可能是弥合新闻业、技术和未来之间差距的一种方式。”
所有的媒体最根本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呢?就是讲故事。讲故事这种才能在互动媒体时代尤其重要。人类一直善用各种媒体技术来讲故事,那么,互动媒体技术将如何促进数字叙事的兴起?新闻机构又该如何调动这样的技术来重新吸引流失的受众?
虚拟现实新闻,可以经由一套护目镜、一副耳机和一部手机,为新闻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它是对现实生...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在《经济观察报·观察家》开设的新专栏“披沙沥金”的第一篇。原载《经济观察报》2022年5月9日第25-26版。
披沙沥金
人类无疑正处在一个危险的十字路口。我们不得不问,我们是否有道德上的毅力来拯救我们自己,使我们免于真正的灭亡。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利用过去来更好地理解当下。
本专栏意在对选定的个人的生活和贡献进行一种富于当代意识的文化调查,虽然历史可能是...
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到“海内存知己,比邻若天涯”。
曾几何时,身体的在场是第一手体验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媒介技术的演进改变了这一点。共享的体验原本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信息,作为媒介的主要产出,却把生活体验变成了无止无休的新闻标题。通过信息消费而获取的关于事件和人物的知识压倒了有关体验的叙述。信息创造了一个事件丰盛但体验匮乏的世界。体验逐渐在我们身外发生,获得了自主的生...
停止追问生命的意义,把自己当成被生命质疑的人
维克多·弗兰克尔,因创立“意义疗法”而著称的奥斯维辛幸存者,以他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集中营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反映在普通囚犯的头脑中的?”弗兰克尔在书中主张,积极的态度是在集中营中生存的关键。这涉及到确定一个让人感觉积极的生活目的,然后沉浸式地想象其结果。
一些人认为生活是对快乐的无止境的追求。还有人认为生活是关于权力和金钱的...
VOL.1
Dream of Paris
在巴黎唤醒表现的诗意✦
雪白的街道、木制的房子、无处不在的小提琴手
1910年,马克·夏加尔从圣彼得堡移居巴黎,发展他的艺术风格。在他刚到巴黎时,立体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式,而法国艺术仍然被“19世纪的物质主义观”所支配。然而夏加尔并非赤手空拳单闯艺术之都,来自白俄罗斯的他,有成熟的色彩天赋,对情感怀着新鲜的、不知羞耻的反应,喜欢诗歌和音乐,富于幽默感。最重要的是,他拥有...
数字媒介的互动性吸引了大量孩子,因此产生了有问题的交互式媒介使用。它主要包括四种表现形式:无节制的视频游戏(主要是男孩),包括在电脑、游戏机或移动设备上过度的在线或离线游戏;无节制的社交媒体使用(主要是女孩),包括强迫性的在线互动,导致苦恼、焦虑和抑郁;观看色情制品,它对更小的孩子们的触动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深;最后是“信息狂欢”,孩子们“消失在网上的兔子洞里”,例如狂刷短视频。
现在大多数青少年几...
当你可以如此轻易地滑入一个旨在让你快乐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更乐意留住你时,为什么要在一个没有你位置的地方受苦呢?
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亿人玩电子游戏,包括7.2亿中国人(超过人口半数)和1.5亿美国人(几乎占全美人口的一半),其中60%的人每天都会玩。玩游戏的人早就不再仅限于年轻男性,在美国,游戏玩家中有41%是女性,还有6400万是儿童。
当《侠盗飞车5》(Grand Theft Auto V)于2013年9月发布时,它在三天内创...
2022年3月9日,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刘金河博士,就数字文明发展与数字治理等核心议题专访了数字化研究先驱、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
采写|刘金河,
采访实录如下,经后期整理分享,以飨读者。
刘金河:26年前,您曾翻译的《数字化生存》就已经在探讨数字文明时代。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您认为当下我们所处的数字化生存,有哪些是书中场景,又有哪些超出想象?
胡泳:《数字化生存》的核心不是数字文明...
前进的惟一道路是成为顿悟的人
关心人类存亡
马斯克的诸多生意中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一点在于,这些设想有多么大胆。他想改革汽车行业,殖民火星,在真空隧道中建造超快列车,把人工智能整合到人脑中,并颠覆太阳能和电池产业。
如前所述,所有的项目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未来主义的幻想。在未来的某个地方,马斯克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了一个新的技术世界——基于物理学,以及科幻小说留下的50年未能实现的承诺。
《2001太...
前进的惟一道路是成为顿悟的人
“情况越艰难,他表现越佳”
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说:“当一个真正的天才出现在尘世中时,笨蛋们都会联合起来攻击他,由此你可以将他辨认出来。”
埃隆·马斯克一生都在藐视攻击他的笨蛋;到2021年的年末,他似乎终于有机会让他们闭嘴了。《时代》周刊12月13日宣布,这位SpaceX公司创始人与特斯拉CEO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没有吝惜加在马斯克头上的称谓:“这是一个有志于拯...
数据时代,存在一个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绕道而行的“天问”:数据究竟属于谁?
数据以空前的规模产生
如今,人类的各种行为被广泛记录下来,数据似乎以空前的规模产生。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置不断将物理运动和状态转化为数据点。智能手表可以实时捕捉我们的脉搏信息,蓝牙和 GPS可以记录我们在哪里停留购物,摄像头、机器人、无人机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能制造、新零售等AI边缘计算场景,而网络汽车和自动驾...
2022年3月1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算法推荐技术一般指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分析得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而精准化地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
算法推荐的本意,是在更好地挖掘用户潜在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实现用户与企业的双赢。早期沃尔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啤酒与尿布在周末存在高度相关的销售关系,进而...
一个市场已经出现,在那里,愤怒是一种商品,而羞辱是一种产业
网络流行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明白,如果说到促进对话的能力,在线互动往往比我们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更糟糕——特别是涉及政治性或者道德性的话题之时。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社交媒体越来越像一台愤怒机器在运作,这意味着,它不仅包含挫败感、伤害欲和道德义愤,还促进和鼓励这些东西。
在某些情况下,基于互联网的愤怒文化会带来积极的变化。它揭露了严重的...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2022年初的科技向善创新周上,提出人与周遭的互动经过三个阶段:离线、在线、在场。“离线”是一种“天然”在场;从“离线”到“在线”,基于对效率的追求或由于技术的限制,社会活动的本源被抽象出来,省略掉了很多细节。
而从“在线”走向“在场”,是一个把我们之前丢弃的有价值的细节重新找寻回来的一个过程,最终实现线上和线下完全相同的效果。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技术之所以在当下涌现,正是因为其符合...
我是在生平第一次体会到抑郁的感觉时,读到琼·狄迪恩的。当时听说她是美国在世的最好的散文家,她一直坚持认为,她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除非把它写下来。我把能找到的她的著作都翻检了一遍,我发现,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写下自己的生活。
琼·狄迪恩,美国随笔作家与小说家
作为前记者,我难免对她的“新新闻主义”生涯感到好奇;作为学文学出身的学生,我也读了她的小说。她的非虚构写作毁誉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