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洪流与战车
胡泳 | 2020年12月29日
尽管被认为是数字化商业方面的先行学者,但今天的胡泳却相信,“我们过去对数字化在商业领域的应用讨论得太多了,以至于造成今日数字生活的核心困境:关心数字商业的人数不胜数,但是关心数字社会基本问题的人少而又少。” 文 / 陈白 文章导览 乐观年代 “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这是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的断言。 黑洞效应 数字化就像是一个
胡泳:量子计算凸显区块链脆弱性
胡泳 | 2020年12月21日
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的安全性取决于某些特定密码的解决难度,而量子计算会破坏这种难度。 被称为区块链的新颖计算数据结构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开的、分布式的帐本,具有许多有前途的应用,包括数字货币。但是,任何新的密码应用程序都应考虑到预期的技术发展,这些技术会在任何我们所部署的系统的生命周期内发生。例如,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就凸显了区块链技术的脆弱性。 区块链及其应用程序的主要卖点是,鉴于计算技术的当前状态,
胡泳|21世纪的科技巨变,是时候开始认真考虑我们的未来了
胡泳 | 2020年12月14日
21世纪已经过去了20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如何看待科技给21世纪的人们带来的巨变?我们又如何想象量子科技将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和应用? 导读 21世纪的前20年,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开始认真地考虑未来。英国作家伊安·莫蒂默(Ian Mortimer)的书《变革的世纪》中,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个世纪我们看到的变革最多?莫蒂默认为,11世纪最重要的东西是城堡,12世纪是法
胡泳|彻底改造《纽约时报》——纸媒未死,创新为魂
胡泳 | 2020年12月05日
纸媒的优势(无论其最后载体是否还是“纸”)依旧在于深耕优质新闻内容,而不是片面追求网上点击率,而人们仍需要媒体来理解世界,也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摒弃流量思维,奉行“订阅优先” 纸行业已成为当今面临数字颠覆的顶级行业之一。十几年以前,一个没有报纸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到了今天,很明显,至少在目前的形式下,报纸将不能够生存。 自从2004年以来,美国有大约1800家地方报纸宣布停刊
胡泳:在人工智能时代生存和成长
胡泳 | 2020年12月01日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ER 从与机器赛跑到第二次机器革命 人工智能革命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革命,接下来是以电脑、互联网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是一场信息化革命。然后终于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什么?简单概括一下,它同前面不同的地方在于技术融合。融合是一个关键词,模糊物理、数字、生物领域之间的界限,出现了网络-物理系统。所以
胡泳:加密货币及区块链将带来怎样的世界
胡泳 | 2020年11月25日
虽然比特币的浪潮时涨时退,但区块链作为一个真正的变革性工具——一种新型的、安全的在线交易方式,其影响将是划时代的 在21世纪初,整个经济体系的彻底革新并不是很多人谈论的话题。但是随后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随着抵押贷款违约、公司倒闭、政府花费数万亿美元救助银行,人们开始怀疑是否存在更好的摆脱方法。 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相信他们有答案,就是“中本聪”。“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也许仍然是个谜,但其在200
胡泳 | 爱书人俱乐部——《读书》编辑部的故事
胡泳 | 2020年11月16日
若问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喜爱哪一本杂志,大约不少人会毫不犹豫地举出《读书》的名字来。 历人生者富学问,有学问者知人生。 走进《读书》编辑部,会发现一个小小的学术世界,然而这个世界里却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很平淡,也不为人所知,但听了之后,你才真正地懂得,什么叫做“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 不老的冯亦代 这是一个萧瑟的冬日,我拐进北京的小胡同,去访问冯亦代先生。 冯先生居住的胡同名称很奇特,
胡泳 | 2020胡门第一课:什么是理想的职业?
胡泳 | 2020年11月06日
理想职业 好的职业,定义标准有三:意义感、愉悦感和自由度 欢迎新新同学进入北大,恭喜新同学由一年级的小豆包升级为二年级的小辣椒。 我有个网名叫“盲鱼”,因为我胡泳嘛。所以我讲胡门第一课,也是胡说、胡扯、胡言乱语。 话虽如此,“胡门第一课”每年都有个松散的主题。之前,盲鱼老师谈了有关迷茫、麻木与焦虑的问题。今年,我想谈谈什么是理想的职业。我们很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或者是在自己的工作中,都纠结于这个
李凯睿:晚安,打工人
胡泳 | 2020年11月03日
文 | 李凯睿 在难以改变的现实情况下,“打工人”通过重新定义“工作”这个概念,完成了一次看似积极实则心酸的抵抗。 我们都是“打工人” 一夜之间,朋友圈的很多人都摇身一变成了“打工人”。 互联网大厂的白领、手下有不少员工的创业者、年入千万的当红明星,以及我们身边的清华学子,都可以、也热衷于自称“打工人”,并会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配上“早安,打工人”的文案,开启一天的“打工”生活。“打工”,这个
胡泳:你想象不到的新数字鸿沟
胡泳 | 2020年10月26日
“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正在对我们的孩子进行历史上最大的一场社交实验,由此产生了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数字鸿沟。” ▌不是获取技术,而是限制对技术的获取 大约从互联网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与应用之时,人们就开始谈论所谓“数字鸿沟”了。 对这一鸿沟,惯常的理解是,它是一种在获取、使用或影响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方面的经济与社会不平等现象。 从一个国家内部来看(例如中国的数字鸿沟),它可能是指个人、家庭、社
所到之处皆媒介——5G对媒体产业的影响分析(下)
胡泳 | 2020年10月13日
所到之处皆媒介——5G对媒体产业的影响分析(上) 大规模机器通信 目前估计全世界有超过50亿个移动设备在使用中,所有这些设备都需要安全、快速的无线连接以保证其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例如记录燃气数和水量的仪表,狗项圈中的芯片,或是智能工厂中自动装配线上的所有传感器(IBM,2020)。 5G以及通过无线技术相互通信的大量联网设备和传感器(也即物联网),对于创造未来的互联世界至关重要。今天,现实的物理世
所到之处皆媒介——5G对媒体产业的影响分析(上)
胡泳 | 2020年10月12日
【摘要】 媒体将成为最早受益于5G技术的产业之一。5G有潜力真正改变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方式,移动网络将成为主要的视频分发渠道。5G技术不仅带来速度,还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AR和VR行业将发生根本改变,内容和观众的距离将大大缩短。最终,5G将为人们的信息需求和娱乐活动增加新的和切实可见的维度。 【关键词】 5G 媒介生产 媒介分发 触觉互联网 5G是移动运营商目前使用的技术的演进
胡泳等 | 清华“教改”与新闻学院的未来(下)
胡泳 | 2020年09月30日
【摘 要】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传媒业在发生巨变,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着改革的巨大压力。2020年5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宣布取消本科招生,该消息引发了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5月28日,资深媒体人叶铁桥邀请时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教授,围绕“如何理解清华的教改风云” “
胡泳等 | 清华“教改”与新闻学院的未来(上)
胡泳 | 2020年09月25日
无论网络多么高歌猛进,技术也无法取代人的接触
胡泳 | 2020年09月21日
——评“技术解决主义”的愚蠢(一) 技术是无能的,否则,怎么解释我们在给我们的孙辈,留下比我们从祖辈那里所继承的更糟的世界? 当你听到“技术”一词时会作何想?你认为它是喷气式飞机、太阳能发电和水下养殖业?还是它意味着智能手机和机器学习算法? 人们的回答大概率是后者。当电视财经节目一位神情严肃的播音员说“今天的科技股下跌”时,我们都知道他指的是Amazon和Apple,而不是波音和辉瑞。当我们说技术
胡泳:回望二十年,我们的世纪重要吗?
胡泳 | 2020年09月16日
2019年5月30日,广东东莞,松山湖制造中心,华为SG178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一名工程师站在5G基站天线下。5G技术应用场景广泛,在无线医疗、AR、智慧城市等领域都有巨大潜力。 图片:视觉中国 在过去的20年中,挪移乾坤、重塑心智,不断加速的变革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在此之际,总结带领我们至此的好技术和坏技术,将为我们提供人类未来可能走向何方的线索。 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
当知识成为现代生产第一要素——从张瑞敏看马克思之二
胡泳 | 2020年09月09日
没有人的行为的变化,一切组织变革都会落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组织才会真正走出泰勒的阴影。 泰勒难题:管理的秩序与无序的外部灵感 在管理领域,也许真正的革命仅仅发生过一次,即泰勒的科学管理。革命的起点源自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人类首次将知识用在了对工作的分析和监督中。可惜的是,由此衍生而来的泰勒主义几乎成为罪恶的代名词。 《科学管理原
当你刷抖音时,手指划过数以万计的15秒造就了什么?(下)
胡泳 | 2020年09月07日
本期导读 截至2020年1月,抖音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4亿,其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下载量达到1.04亿次,超越WhatsApp,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移动应用。 打开抖音,人们不仅看别人,也看自己。只是,你真的认识镜头里的那个自己吗?你发现镜头外这个自己的变化了吗? 抖音上每一个15秒的确都来自生活本身,但百万计的15秒以此种方式合在一起,却造就了别的东
胡泳|将自己写入历史中 ——评《汉密尔顿:一部美国音乐剧》
胡泳 | 2020年07月30日
“谁生,谁死,谁来讲述你的故事。” 首先声明,这篇专栏并非剧评,而是一篇关于美国的随笔。通过动用艺术家的创作自由,《汉密尔顿》堪称一部历史想象力的杰作,但与真正的历史并不相同。从音乐的角度,它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的嘻哈传记,重构了这位美国开国元勋——“十美元上的国父,自身却没有父亲”——的生活,以及美国的建国时光。 用嘻哈音乐表现汉密尔顿的跌宕故
COVID-19 is forcing a trade-off between privacy & public health
胡泳 | 2020年07月12日
Coronavirus is forcing a trade-off between privacy and public health The crisis has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scrambling to decide when it’s appropriate to lift data privacy protections and AI ethics
胡泳
758篇文章 3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有多种著作及译作,是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欢迎关注胡泳的微信公号:beingdigital,讨论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朱政德 胡泳|数字难民研究:概念、议程和本土启示
照护者说|胡泳:相册
胡泳:预先思考死亡就是预思自由
胡泳|算法为什么不能代替人作判断
AI第二波浪潮袭来,“工作的未来”将被重新定义
追求知识,如同追随一颗下沉的星
胡泳|树木的每一种语言,都是歌声
万字解构“幻觉陷阱”:大模型犯的错,会摧毁互联网吗?
胡泳 张文杰|数据标注治理:可信人工智能的后台风险与治理转向
胡泳|空间诱惑、技术强制与公益组织的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