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们所熟悉的大学设计几百年来一直围绕一种相当稳定的教育模式。但是,幸或不幸,你们进入大学的时代,正是这种模式开始坍塌的时代。



凤凰评论嘱写一封致00后新入学大学生的公开信,谈谈大学生作为准知识分子应该在大学的学习中树立怎样的价值观。而我真想谈的,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年轻学生,该怎样打破头脑中固有的关于大学的传统认知。


1


具体来说,首先,现存的大学教学模式已经过时了。大学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吸收知识,然后在考试中回顾知识。教师在本质上是一个广播员:以一种单向的、线性的方式向懒惰的听众传送信息。在今天的世界中,这种“广播式学习”的模式是落伍的,也注定会给师生双方带来痛苦。大学把它们的主要角色定义为研究中心,教学只是令人深感不便的一种炒剩饭之举,并且,扩招以后班级的规模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唯一的“教学”方式就是宣讲。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在19世纪50年代于都柏林做了一系列有关大学理念的演讲,认为应该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但他谈论的可不是纯研究,而是一种培养“受教育的人”的人格的教育理想,在这样的教育理想下,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田园般的关系。不过你最好不要对此抱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的现代大学,如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早在1963年所说,乃是一种“多元大学”——“一个缺乏统一性的组织……不是一个而是多个社群:〔它包括了〕本科生、研究生、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科学家、专业学院、非学术工作人员、行政人员等社群。……它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甚至互相冲突的利益的团体……很多部分可添加或削减而甚至不引起注意……”。

 

2


其次,你可能在进大学之前,觉得专业是如此重要的东西,能够决定你日后的职业生涯。事实上,专业和你将来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很强的相关性,也没有任何一条从某个专业到某个职业的路是被封死的。关键是,知识如牛奶,保鲜期很短。以前你毕业了,你一生的目标也随之确定了——你只需要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内略略“跟上”最新的发展即可。然而今天,当你毕业的时候,只能设定大约15分钟的目标(套用那个15分钟名人的梗)。如果你在第一年的学习中选择了一门技术课程,你所学到的大半知识在第四年的时候可能已经过时了。结论是,少担忧专业,多寻找与自己的兴趣一致的机会

 

专业不重要,知性的连续性才重要——它是头脑的一种持久的特性,一种智力上的习惯。如同芝加哥大学安德鲁·阿伯特(Andrew Abbott教授对学生所言:“你们不是在巢里张着嘴等着老师来喂已经半消化了的食物的小鸟。教育并不在于内容。它甚至不在于能力。它是一种心灵的习惯或者思维方式。”


3

 

第三,我们对大学的隐喻需要更新。词语“象牙塔”通常和大学联系在一起。从19世纪开始,这个词就被用来特指一个世界或环境,知识分子在其中参与追求脱离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然而,21世纪的大学应该成为一个网络和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一座塔。事实上,有很大的机会通过以下方式来为学生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经历:把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材料收集到网上,学生能够在教师和教育促进者网络的支持下,选择一条定制的学习道路,其中一些人可能居住在当地的一所大学内,另外一些人则可能是在地球的另一端。为了实现这一点,大学需要进行深入的结构性变革。


比如,如果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在与大学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领域工作,那么可以认定,要么学生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要么这些专业本身与新兴职业要求不符。在线学习的出现表明,在生活中的不同时期,来自意想不到的人群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都极大。毕业生改变职业生涯的频率之高,要求个人在一生中的各个不可预测的时期进行学习。

 

我们所熟悉的大学设计几百年来一直围绕一种相当稳定的教育模式。但是,幸或不幸,你们进入大学的时代,正是这种模式开始坍塌的时代。大学正在失去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权。这是因为网络正在无情地变成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基础设施——既是一个容器又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知识的全球平台。新一代学生希望有一个完全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出现。

 

高等教育的时间、空间、专业知识、学分体系以及学生的能动性都受到新的质疑和挑战。重塑本科生体验的许多部分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既是学校的机会,也是学生的机会。否则,今天你不会以你的大学为骄傲,明天你的大学也不会以你为自豪。

 

来源:凤凰评论 2017.08.28

话题:



0

推荐

胡泳

胡泳

700篇文章 1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有多种著作及译作,是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欢迎关注胡泳的微信公号:beingdigital,讨论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