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为什么女人总是很穷?妇女一直都很贫穷,不仅仅是最近200年,而是自古以来
《小妇人》一开头就写道:“没有礼物的圣诞节就不是圣诞节。贫穷真可怕!有些女孩子拥有很多漂亮的东西,而另外一些却什么都没有,这是不公平的。”

《小妇人》电影海报(格蕾塔·葛韦格2019年执导版)
读到这段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是关于钱的。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生活可以证明,她一生都在和钱搏斗。这部小说常被改变成各种电影、戏剧、电视剧,在格蕾塔·葛韦格2019年执导的新版电影中,四姐妹里的作家乔·马奇(路易莎的原型)说,“赞美无法保证我不挨饿”。这句台词是路易莎的原话,她一直被迫作出各种经济决定。

电影《小妇人》中的台词
和马奇家一样,奥尔科特一家尝过贫穷的滋味。年纪稍大,路易莎便去做有偿伴侣和家庭女教师,就像乔在小说里做的一样。她还从事过一些卑微的工作,比如针线活、洗衣、帮佣。路易莎从小就想帮助家庭摆脱贫困,所以她的写作一点也不浪漫。她把写作作为一项工作,而且她不得不唯利是图,因为她靠卖掉自己的故事来谋生。
所以,她必须考虑,什么东西能卖出去?终身未婚的路易莎想让乔也不结婚。但是在她写第二部《小妇人》时,读者强烈要求让乔嫁给邻居劳里。路易莎在她的日记中写道:“女孩们写信来问小妇人嫁给了谁,似乎这是一个女人一生的唯一目标和结局。我不会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把乔嫁给劳里。”或许是为了让女粉丝们气恼,路易莎最后让乔嫁给了一点也不浪漫的巴尔教授。
《小妇人》首版印刷两周就卖光了,路易莎确实保留了版权,因为她懂得要保留,而且她得到了6.6%的版税,那是因为她的出版商认为没有人会买。影片中乔与出版商的讨价还价,明确表明她深知收入和版税,也就是经济,对一个女人独立自由生活的重要性。
所以《小妇人》事关“女人、艺术和金钱”,而最能表达这样的主题的作品,是弗吉尼亚·吴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每个人都记得她那高亢的声音:“为了写作,你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听到这句话,你会想到一个阁楼和一个舒适的小火炉,女人裹着披肩,独自一人,在写作。

“自己的房间”在这里暗喻女性成为作家的先决条件是独立的经济基础。吴尔夫说:“诗歌取决于智力自由,而智力自由又取决于物质。这样下来,妇女就没有写诗的机会了。”你怎么可能成为诗人呢?如果你没有钱,你就不可能写诗。
但吴尔夫实际上想说的还要更多。问题可能不简单在于,为什么少有伟大的女作家,关键是:为什么女人总是很穷?妇女一直都很贫穷,不仅仅是最近200年,而是自古以来。
性别不平等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不平等形式之一。尽管近年来在改变这种状况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没有一个国家的妇女实现了与男子的经济平等,而且妇女仍然比男子更有可能生活在贫困之中。

来源:视觉中国
这体现在:首先,不少妇女从事的是收入最低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她们的收入比男性少24%,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需要170年才能缩小这一差距。其次,妇女缺乏体面的工作。在发展中地区,75%的妇女在非正规经济中工作,不太可能有就业合同、法律权利或社会保护,而且往往没有足够的报酬来摆脱贫困。第三,妇女所做的无偿护理工作,如育儿和家务,至少是男性的两倍,有时是10倍,往往是在其有偿工作之外。每年这项工作的价值估计至少为10.8万亿美元,是全球科技产业规模的三倍多。第四,如果把有偿和无偿工作放在一起计算,女性的工作时间比男性长。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今天的年轻女性在其一生中平均将比男性多工作4年。

来源:picturedesk.com
导演葛韦格以X光般的直觉,发现了一个内核,正是这个内核使《小妇人》对几代雄心勃勃的女性具有如此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想要写作的女人的故事,而且她确实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受制于经济的窘境。
文章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