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圣诞老人是有的
—— 孩子们,保持5岁的灵魂
这个世界上最确实的东西,是孩子的眼睛、大人的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可怜天下父母心,平安夜不知有多少父母悄悄把礼物放在孩子的床头,只为了他们起床时的那一声尖叫。圣诞节早晨7点钟,爸爸妈妈大叫:起床了,圣诞老人送礼物了!只见俩宝嗖地跳起来,不再是每天磨磨蹭蹭、迷迷瞪瞪的模样。
末末看到床头的立体停车场,说了句:“wow,这个购物中心有。”爸爸妈妈对视一眼,心里一凛,同时在想:难道这孩子看穿了圣诞礼物的把戏吗?好在他没有深究,只是在穿好衣服后,一直蹲在地上盯着看。爸爸说:“我儿子都成了雕塑了,一动不动的。”末末回答:“我就想呆在这儿一直看着它。”
未未看到可以做冰激凌的橡皮泥,激发了一连串问题:“我上小学了还会有圣诞节么?为什么圣诞老人每年都来一次呢?他是怎么知道我们家的呢?”
爸爸想起今年春天的时候,给俩宝讲《森林报》里的故事:“女妖是骑着笤帚从烟囱里飞出来的……”。讲到这,未未问了一个猝不及防的问题:“咱们家没烟囱,每年圣诞老人是从什么地方下来,给我们送礼物的?”爸爸只好说:“可能是从门缝里进来的;也可能是妈妈开窗时飞进来的;也可能是从爸爸鼻孔里钻出来的……”
早晨要出门去上幼儿园,动作得快,眼看着这些有关圣诞节的问题不容回避,爸爸遂解释说,圣诞老人住在北极,坐着由驯鹿拉的雪橇,专门在小孩看不见的时候来送礼物。未未说:“那我要到北极去玩,骑在北极熊身上,碰到圣诞老人,我送给他一个礼物。”俄而又问:“为什么大人没有礼物呢?”
妈妈打哈哈说,你们两个就是给大人的礼物啊。未未:“那是谁给你们的呢?是圣诞老人吗?”妈妈:“不,也许是上帝。”爸爸接着给俩宝讲圣诞节的来历,说那是上帝之子耶稣诞生的日子,俩宝嚷嚷:“谁是耶稣?我多想见到他啊。”
儿童必须要透过发问,来寻找进入大人世界的途径。在圣诞老人的问题上,小家伙其实是在不断叩响大人的门,希望大人能开门让他们进去。在孩子们都上了幼儿园之后,妈妈忧虑地对爸爸说:“明年可能就瞒不住了,得告诉他们,礼物不是圣诞老人带来的,而是爸爸妈妈给准备的。”
她给爸爸看那篇或许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有名的社评——1897年9月21日,纽约《太阳报》接到一个8岁小女孩弗吉尼娅的来信,询问道:“我的朋友里面,有的小孩说圣诞老人是没有的。我问爸爸,爸爸说:‘去问问《太阳报》,它说有,那就真的有了。’因此,拜托了,请告诉我,圣诞老人真的有吗?”
报社把这个问题交给编辑弗朗西斯·彻奇来回答,彻奇据说一开始被这个小孩子家家的差事给惹毛了,然而,他最终还是坐下来写了一篇回答小女孩的社评,在截稿期之前完成,并且只有区区500字。结果,它成了英语世界里被重印最多的报纸社评,在100多年之后仍然被人们铭记。
社评的题目是一个问句:“有圣诞老人吗?”彻奇的回答十分肯定:“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有的。”试着和小姑娘促膝谈心,他的笔触流淌着一种魔幻般的力量:“你的小朋友说没有圣诞老人,那是错的。他们心中染上了现时流行的什么都怀疑的习性。他们没有看见就不信。他们认定他们的小脑瓜里想不到的事情,都是不存在的。可是弗吉尼娅,人的头脑,无论是大人的也好,小孩的也好,本来就是非常小的啊。在我们居住的广阔宇宙中,与我们周围的无垠世界相比,我们人的智慧,比起想要把握全部真理和知识的智慧,就像一条小虫那样小,就像一只蚂蚁那样小。
“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有的。在这个世界上,如同有爱、有慷慨、有忠实一样,圣诞老人也确确实实存在着。正是充满世界的爱、慷慨和忠实,才赋予你的生活以至美和至乐。想想看,假如没有圣诞老人,这个世界该是多么沉闷!就像没有你这样可爱的孩子一样沉闷。没有圣诞老人,减轻我们生存痛苦的孩子般的信仰、诗、爱情故事,也许就全都没有了。我们人类能体味得到的喜悦,大概就只剩下眼睛能看到、身体能感觉到的东西了。并且,童年为这个世界充溢的永恒的光明,也都会全部消失。
“不相信有圣诞老人!那你相不相信有精灵呢!试试看,在平安夜,让爸爸给你雇上侦探,让他们侦查一下全纽约的烟囱怎么样?看能不能抓住圣诞老人哦!可是,即使看不到从烟囱里出来的圣诞老人,那又能证明什么呢?没有人看见圣诞老人,可是那并不能证明没有圣诞老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最确实的东西,是孩子的眼睛、大人的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弗吉尼娅,你看到过精灵在草地上跳舞吗?肯定没有吧。虽然如此,也不能说精灵是胡乱编造的瞎话。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看不见的和不能看到的奇迹,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在头脑中创造和想象出来。
“你可以把一个小孩的拨浪鼓撕开,看看里面发出声音的东西是什么,但在未识的世界之上有一道大幕,是最强壮的人,甚至是历史上所有的大力士联合在一起,都无法撕开的。只有信仰、想象力、诗、爱、浪漫,可以将那道大幕掀开,让你看到和体会到后面天堂般的美好和荣耀。这些都是真的吗?啊,弗吉尼娅,在整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真实和永恒的事情了。
“没有圣诞老人?哪儿的话!他现在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一千年以后,一百万年以后,圣诞老人也会同现在一样,让孩子们的心高兴起来。”
为什么100多年后,人们还在传诵这篇社评?因为它不仅是对孩子的问题的回答,也是对成人的问题的回答。彻奇曾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一名战地记者,见证过太多的苦难,深深体会到社会中普遍的绝望和怀疑。他在回答孩子的简单提问之际,首要的出发点是保护儿童,但与此同时,他意识到,对童年的保护其实也是对成人的保护。如果否认圣诞老人的存在,许多孩子的童心世界将会被无情地打破,而许多成人珍视的价值与传统也会因此沦落。然而,如果只是就事论事地确认圣诞老人的存在,他的文章也不会产生持久不衰的影响。彻奇所做的,是在维持孩子的希望的同时,告诉她什么是成人值得追求的理想。一言以蔽之,他没有简单地延续神话,而是给出了一个让人去相信的理由。
历史学家斯蒂芬·尼森鲍姆认为这篇社评无关是否相信圣诞老人,而事关对于信仰的信仰。当彻奇痛责那个“怀疑一切”的年代时,他是在对19世纪后半叶的信仰摇摇摆摆的美国中产阶级发出忠告。如同帕蒂·沃尔德迈尔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数日前刊发的一篇描绘圣诞节的文章中所写到的,自从有人不再相信有鲁道夫(传说中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的时候开始,圣诞节在西方就失去了灵魂,而对于在乎这一点的人来说,这一直让他们感到焦虑。
今天还有人能写出“真的,弗吉尼娅”这样的句子么?马萨诸塞大学的新闻学教授斯蒂芬·西慕达认为这不成问题,但写出来以后会否被广泛注意则是个问题。“或许只有当人把它做成影视剧才能造成反响。”事实上,弗吉尼娅的故事的确被改编为多部影视片和音乐剧。1997年主持评选普利策评论奖的鲍勃·海曼忧虑的却是另一件事:“在美国还有8岁的孩子仍然相信圣诞老人么?”
在当下这个信息横流的社会中,孩子们是否在更小的年龄段就质疑圣诞老人的存在了?有关文献显示大多数孩子6-7岁时开始怀疑,并在8-9岁时彻底觉醒。看到这个说法,爸爸突然意识到,5岁,是一个多么黄金的年龄啊。
幼儿园放学归来,未未作画,画青草,用的却是蓝颜色的笔。妈妈问:为什么草是蓝色的呢?未未:因为这是魔法世界的草呀。
永远都不要停止相信,孩子们。保持你们5岁的灵魂。因为相信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宝贵资产,相信就意味着希望。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关注胡泳微信beingdigital,讨论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