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50414/29305_1.html

·       混沌的知消失的

生活 > | TIME WEEKLY - 2015-04-14 02:33:54

[摘要] 在《知识的边界》这本书中,戴维·温伯格试图证明互联网状态下的知识是一种无边无际的网络,更加符合知识形态本身。


向坤

 

互联网时代使一切曾经确认无疑的边界变得混沌可疑,跨界竞争成为一种时髦——在知识这个概念上也是如此。对我而言,有关知识的最初概念是家乡新华书店上高悬的标语知识就是力量,或者是高尔基的名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后来,知识变做课堂上老师的粉笔板书或者高考中考时要面对的大量课本和参考书。总之知识的代言就是书本,它被书本的边界所限定。除了书本知识外,世事洞明皆学问等语句也说明:在中国古代,隐形的口口相传也是一种隐性的知识传播。无论何种形式,知识在过去总被认为是一种确定性的概念。

戴维·温伯格在互联网行业不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相对于近年来在中国频繁走穴的克里斯·安德森和凯文·凯利,戴维·温伯格的影响力可能更大存在于美国的学界。但在思想的深度上,戴维·温伯格的思考可能更有价值。相对于一些可能更加市场化的观念,温伯格的思想可以理解为离市场退后一步的深思,但相反倒更加力破千钧,接近于互联网的本质。除了关注互联网的商业层面,戴维·温伯格意识到了互联网对于一些本体概念的挑战。

在《知识的边界》这本书中,戴维·温伯格试图证明互联网状态下的知识是一种无边无际的网络,更加符合知识形态本身。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受到书本这种载体的影响,必须在固定的篇幅下按照固定的结构完成,而互联网形态的知识可以不断进行修正,可以不断更新,无疑是一种更新的知识形态,也正因为此,如今大众获得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书本和纸媒是少不了的知识来源,再加上在互联网上查找各种形态的网页,通过SNS和即时通讯在人际互动中修正自己对事实的看法——知识变得更加复杂了。

正如马歇尔·伯曼的书名所言,《 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互联网似乎就带来了这样的感受。看看时间轴上的微博,看看微信不断弹出的红点和微信群的讨论,互联网带来了更多人际之间连接的同时,也让人类淹没于信息的海洋。随着知识的不断累积和载体的不断进化,人类总是处于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信息的矛盾之中,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学海无涯——互联网让这一格言变得更加夸张。光是一个超级APP微信的信息就处理不完,人们在信息的烟尘中顾此失彼。信息是越来越多了,知识是否也随之越来越多?

戴维·温伯格在这本书中旁征博引,试图让读者理解知识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形态。在过去获得一个事实是很难的,需要像达尔文一样进行艰苦的实践,而现在,只需鼠标一点。现代生活中,知识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人类越来越习惯于互联网方式的思维方式,阅读则在移动终端、网页和书本当中来回切换。

在这样来回的切换中,需要思考的是,究竟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能够更快吸取到知识?又是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获得更加客观的见解?虽然网络上的信息越来越多,但由于支撑论据的信息量过大,因此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找到足够多的支持论据,这无疑使得客观的观点不一定那么容易得到。

比如转基因食品究竟能不能食用这个话题,赞成者和反对者都可以找到大量的证据来证明。要是让网民局限在事实的某个方向,无疑就会出现书中所概括的回声室效应。针对这一矛盾,戴维·温伯格提出了一个解决方向:读者要适应丰富多样性的解决方案,以及更重要的,要重视知识当中的元数据。知识网络当中应该存在一些核心的节点,从而让受众不至于在信息网络当中迷失。元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路标。

另外,搜索引擎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当下获取知识的方式,而无穷无尽的社群让知识的路径变成了无穷无尽的射线。如果说过去的知识是课本上一个个确认无疑的结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则变成了一个个需要不断更新、互动、讨论的网络。教育系统需要跟上这样的改变。看看中国网络上存在的戾气,可能更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在信息极度丰富的语境下,如何能够克服一种知识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大感,学会更好地辩论?

对于互联网的未来,戴维·温伯格是一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虽然对互联网带来的一些现象表示忧虑,但他肯定了由开放带来的全新的人类知识图谱。未来,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机构,都应该乐于和外界建立更多的链接。作为一种资源,知识可能会对未来机构的运行方式和个人的教育生活形成更大的影响。

 

话题:



0

推荐

胡泳

胡泳

701篇文章 14小时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有多种著作及译作,是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欢迎关注胡泳的微信公号:beingdigital,讨论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