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未未有个口头禅:“我想问个问题。”

她的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为什么末末一哭,鼻子和眼睛都是红的?”“什么是茧?为什么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呢?”“钱是哪里来的?” “为什么唐朝诗歌最多?”“坏人生了小宝宝,也会像坏人吗?”

日常中,问题95%以上是未未问的。偶尔,末末也会从他自己专注的各种活动中抬起头来,问几个问题:

末末:肥皂为什么能洗干净手?爸爸:因为里面有碱。末末:碱是什么?爸爸:是一种化学物质。末末:化学物质哪里来的?爸爸:地球经过多少亿年时间发展出来的。末末:那时间哪里来的?爸爸(摊手):那只有问造小板凳的爱因斯坦了。

俩宝问的科学问题爸爸妈妈答不上来,还可以上网去查。未未很早就会指使:“爸爸,这个你上网去查一下,再告诉我。”查到了答案,会不会通俗地解释则是另一回事。比如这个:为什么地球上有引力,到太空中好像又消失了?

而科学后面的问题,无论如何只有张口结舌。

未未:我为什么没有见过圣诞老人?妈妈:就像摩奇摩奇树只有有勇气的小男孩才能看到一样,如果你长成一个勇敢的小女孩,就能看到圣诞老人啦。未未:妈妈,那你小时候见过圣诞老人吗?——妈妈:3#$^^&*

爸爸:本来就一个小孩在妈妈肚子里,另一个非要挤进来。未未:我们在天上就在一起。爸爸:你们在天上也打架吗?未未:我们是天使的时候不打架,成人了才打架。爸爸:那为什么不能学习天使呢?未未:因为我们是人啊。

想了想,未未又说:“可是,有个问题,天使是从哪儿来的呢?”

《两百万岁的自性》里说:“正如所有的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一样,他们也都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家。他们提出的那些天真的问题常常具有某种深度,以至于即使我们花费毕生的精力进行研究也难以了解。”

未未:为什么我就是我呢?为什么我不是妈妈呢?妈妈为什么比我先生出来呢?姥姥又是谁生的?

未未:为什么时间一直向前跑、不停下呢?

未未:我还有个更好奇的问题:宇宙是从哪来的?地球又是从哪来的?在宇宙之前,世界上有什么?我和牛顿小时候一样,也有各种问题。你越给我答案,我的问题就越多。

如果说未未是个形而上学家,末末则是个艺术家。他一刻也不停止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一上路就精神十足。如果坐在汽车里,他会盯着窗外的车流或者风景看;如果是地铁,他会跪在座位上,面对窗外,与所有乘客保持相反方向。

爸爸心疼儿子,有时想让他休息一下,末末说,“不行啊,不看风景怎么画画?”

末末观察到的一切都会变成他笔下的画。爸爸因为常常不在家,承诺要单独带两个小孩分别旅行,于是在这个8月兑现了对末末的承诺——在嘈杂的世界中,去宁静的广西。进了三江,看到有名的侗族程阳风雨桥,末末就不肯往前走了,说这个风景对他很重要。没给他准备写生本,爸爸跟店家要来本子和纸就画起来。一开始照着相机里的照片画,画不好,哭了。后来,爸爸说,可以凭记忆和想象画。在自由创作以后,小男孩高兴了,还忍不住自我吹嘘:我是有画画天分的。

也曾问他理想,末末雄心勃勃地说:“我长大以后,要当建筑师、厨师、桥梁师,画家、钢琴家,还有唱歌的~”妈妈:“这不是达·芬奇嘛!”

在学校里填心愿卡,必须把“理想”简化成 “心愿”,那个有七八个理想的男孩,最后还是把“画家”排名第一了;而那个一度想不出自己理想的女孩,决定要做“旅行家”。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是一个秘密,只告诉一个人。

小旅行家还考虑到:“我总是四处旅游,怎么赚钱呢?””我旅行的时候,谁管我的宝宝呢?“幼儿园的时候,我可以带着宝宝旅行,他们上小学了怎么办?”得给小旅行家写一个理想实现的行动清单了。

上了小学以后,再出去旅行,感觉不一样。他们开始懂得欣赏一个地方的美,开始对去过的地方产生留恋。

年初,深港之旅归来。在还没到北京的旅途上,末末说:我喜欢生活在香港。妈妈问为什么,末末:因为香港是个文明的地方。

爸爸:香港人比北京人更讲规矩吗?末末:对呀,香港人上公交车排队。未未:而且上车和下车是两个门,不像北京,上去的人和下去的人碰撞。末末:地铁也不一样,走道中间划线,不像北京,右边的人和左边的人碰撞。未未:上下扶梯人都站在一边,好让别人快速通过。

到家后,爸爸和未未睡前聊天。未未:我有一个问题要获得结果,获得不了就不能睡觉。爸爸:什么问题?未未:为什么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生气的环境中?

每个圣诞节,小孩迷恋礼物,大人迷恋鬼鬼祟祟地把礼物买好,晚上在他们睡着以后悄悄塞到枕头旁边。去年的12月25日,早上5:40末末就醒了,摸索枕边的礼物,然后叫醒妈妈,“我摸到了一个方方的盒子!”妈妈让他再睡会,说什么也不肯,终于还是不到六点就起床玩妈妈给买的玩具去了。这一年他的礼物是:风火轮回旋赛道。未未的礼物则是:Magic Planks。

“妈妈,圣诞老人送我的礼物,购物中心也有,我看到过。”“今晚圣诞老人全世界发礼物,他能忙得过来吗?”……总之,还相信有圣诞老人,但是,已经开始有若干疑惑了。

不知道今年遇到的,会不会是最后一个他们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圣诞节。

俩宝玩起来的时候,经常大人喊若干遍“来吃饭”都置若罔闻。爸爸为了把他们弄到餐桌前,发明了“火箭发射”游戏,就是下蹲、跳跃、举高、手触天花板。俩宝很爱玩,但不知还能玩多久——因为他们越来越沉了。

爸爸很珍惜现在抱着未未的时光,因为很快她就抱不得了。未未似乎也知道这一点,每次爸爸出门一回来,马上就扑过来盘在爸爸身上。就连爸爸坐在书房里工作,她也会时不时跑过来,要么坐上膝头,要么攀上肩头。

末末在外边玩得高兴,对爸爸说:觉得出去到什么地方,都比北京好。可回到家,他马上赖着妈妈说:“外面虽然好,可是家里也挺好。”躺在妈妈怀里,他不晓得怎么表达高兴才好,说:“和妈妈在一起又温暖又幸福!”

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是最后一个可以舒服地抱着他们的年头。他们从跳到你怀里到见面招呼:“爸,妈,你们好”,其实不过几年间。

很快就会到达无论爸爸妈妈为他们做任何事,都是做最后一次的时候。

爸爸不再给他们睡前念书了,妈妈不再给他们系鞋带了,他们不再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末末会质疑:妈妈,为什么你老能看手机,我们却不能老玩游戏呢?未未会挑战:为什么要早睡觉?妈妈:早睡觉身体好。未未:那你为什么不早睡觉?

俩娃的一年级一点不轻松,零基础入学,日常主要是妈妈带,一开学,手忙脚乱。到了年级末,事情终于好多了。目标管理,列计划,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似乎已经开始起作用了。有时候,真有点佩服这俩小孩,其实这过程中是要经历不少小挫折的,抹眼泪哭鼻子都有过。好在,也有带“一根筷子两个鸡蛋”回家的快乐作为补偿。

七岁了,俩小孩的性格日益显露不同,教育挑战也越来越大。

俩宝长高了,妈妈把两个小床拉长,变成了172米。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俩宝肩并肩熟睡之后,拉着爸爸去看他们。在两人像将军一样巡视完自己的部下之后,妈妈常常会说,我好想留住四人共居一室的时光。

一天,在早起要去上学的匆忙中,末末思考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妈妈,等我们都长大了,这里是不是就是你和爸爸俩人的家了?妈妈非常自欺欺人地说:不是,我们永远是一家。

爸爸对俩宝说:将来你们无论走多远都会想起妈妈。未未:那我不认识回家的路怎么办?爸爸:回家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爱。未未像个小哲学家似地回应:走过了爱的路,就可以走到其他路上。

2015年8月15日写于北大燕北园

8月16日改定

话题:



0

推荐

胡泳

胡泳

705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有多种著作及译作,是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欢迎关注胡泳的微信公号:beingdigital,讨论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