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你给孩子写过信吗?或者在你小的时候,收到过来自父母的家书么?那一刻的记忆,是否如宝石般珍藏心底,偶尔擦拭依旧流光溢彩。

当我们谈论家书时,我们在谈什么?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作者胡泳,与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由此出发,展开了一次深入而精彩的对谈。

除此之外,同样身为三个孩子的父亲他们还谈论了——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力?面对青春期叛逆的汹汹来临,父母如何淡定面对?元宇宙的今天,怎样引导孩子和电子设备良性相处?怎样和孩子一起开启读书之旅?——这些今天的新父母们绕不过去的话题。这场直播吸引了5.9万观众观看,现将对谈记录浓缩整理,分享给大家。

以下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请看本公号明天的更新:

胡泳|父母的艰难转型:从经理到顾问

树的目的,是它自己

张华:在传媒领域,胡泳教授是资深的专家、研究者、实践者,不过,今天,我们却要聊聊另一个话题——关于孩子。

胡老师最近出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新书,书名叫做《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是过去12年来,胡泳老师写给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儿女的24封信,或者说家书。不妨先从家书这种形式开始聊起——当我们今天谈论家书时到底在谈什么?

胡泳:如果大家拿到书的话,会看到第一部分篇章名是“年轮”。我的两个双胞胎小孩刚过12岁,12年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年轮。他们出生之后,每年我都会给他们写一封信,有时是年末,有时是新年,或者另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是他们八月生日的时候,也正好是升学前夕。

张华:我曾经倡议许多家长给孩子写信,不论是鼓励日记,还是仅仅一张小纸条,假以时日,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录,不论对父母还是孩子而言,都会产生不容小觑的力量。

中国有书写家书的传统,既是亲子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美好的品格的代际传承的一种载体,是家族史、个人史的鲜活呈现。

胡老师这本《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便是一个很好的家书样本,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他们的内心世界对话。

胡泳:我想就这本书的书名《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给大家作一个补充解释。因为许多读者,包括我的一些学生如今也做了父母,他们读了我的书,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为什么是像树一样自由?

树的自由,听起来像是一个悖论。书中我的大女儿胡栩然写的序言中也提到这个问题。树又不能动,风来了雨来了都得承受,为什么是自由的呢?我为什么选择用这样一个书名来总结养育的心得?

张华提到家书这个题材,其实我是做过研究的,因为我本身就研究媒介,而书信是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一种重要的传情表意的媒介。

提到家书,我们国人耳熟能详的有《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除此之外,国外的名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的给孩子的书信。比如一个著名的小说家冯内古特,曾经给女儿写信,信中有这么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大部分来自父母的信,都包含了父母迷失的梦想,他们把自己的梦想伪装成好的建议。

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我们父母经常犯的一个毛病是,老是在孩子身上寄托自己的梦想——在养育的第一步,就走错了。

我们需要站在孩子自身的视角和处境之上,然后给予他们真正的引导和建议。于我而言,我给我的孩子们的建议(用隐喻的话来讲)就是——像树一样自由

歌德曾经讲过:“孩子最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两样东西,其一是根,其二是翅膀。”像树一样自由,意味着能够不断地向上和向外生长,但同时又能把根扎深,源源不断地汲取大地的养分,接受阳光雨露的照拂。

我看到有一个读者的反馈,她在评语中引用了一段话,来自台湾大学的蔡璧名教授。我虽然与蔡教授素不相识,但读了这段话,觉得她仿佛和我心有灵犀。这段话是:

“驴子的胡萝卜,在外面。

鸟儿的虫子、果子,在外面。

凤凰的枝头,在外面。

大鹏的梦土,也在外面。

爱情、财富、房子、车子、位子,人的一生啊,更是充满了在外面的憧憬、在外面的向往、在外面的诱惑、在外面的目标,在外面的等待。

等待它迎向你。等待你追上它。等待终于挣得、拥有,仿佛人生原本充满缺憾,正凭借完遂诸般有待于外的追求,才能趋于完整。

树则不然。鸟儿飞行的目的,可能是树。但树的目的,却是它自己。星霜夜露,四时雨风,有生之年,所有的风景,都助成它年复一年壮大的年轮,茂盛它渐得庇荫相逢者的浓荫。那树,它孤独吗?抬头一看,才发现不知何时起,树,与同样朝天空缓缓伸展的邻树,啊,邻树——十年?百年?千年的?——早已连理、交枝、合抱了。”

是啊,树的目的,就是它自己。我期待我的孩子们能以这样一个心态来迎接他们的人生,也想把这句话送给所有可能的读者们,未来的新父母们。

接受脆弱,耐心倾听

张华:我和胡老师都是三位孩子的父亲,接下来我想和胡老师探讨一下,所谓“像树一样自由”,我们期许的是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发展,那么,当面对每个孩子所展现的不同个性时,作为父母应当如何对待或引导呢?

胡泳:不论说是造化使然,还是命运的安排也好,我敢保证说,不同的孩子个性一定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当你有两个以上孩子的时候。我们几乎无法把上一份经验完整地挪用给下一个孩子。

对我来说,还有一个更特殊的情况,我的俩小孩是双胞胎,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无时无刻不在较劲,永远处于一种竞争关系中。他们总是在对大人说一句话:“你不公平。”

张华:这句话很有意思。评论区有家长朋友反映,家里两个年龄相差较大的孩子也会这么说。

胡泳:严格地讲,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孩子,实际上很难做到。因为每个人都是偏见的产物,即使我们受过多年的教育,也仍然在汲取新的知识,但我们看待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偏见,偏见只能减少,无法完全消除。

偏见的来源有很多。比如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是性别偏见。由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之下,有很多印刻在头脑中的观念,比如育儿书上常常会讲“女孩要贵养,男孩要贱养”。其中便包含了典型的性别偏见,带有传统社会对男孩和女孩、对“男子气概”和“女人味”的僵化刻板的认知和期待。

我是个大学老师,念过那么多的书,是不是能够避免这种偏见呢?其实也未必。大家如果翻书的话,会看到里头有一封信《男孩,你一样可以哭》。传统中,我们总说:你是男孩,要坚强,做个男子汉;如果遇到事情就哭,等于不能够承受失败,长大后怎么会有担当?对于女孩,我们则会本能地认为她更娇弱,所以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
仔细想想,这些认知都是很成问题的。

张华:总结下胡老师刚刚分享的两个关键词:

第一,承认偏见。承认我们在不经意之间,有意无意地存在偏心。第二,重构常识。正如这本新书《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的书名,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获得自由的、追求幸福的能力。这需要父母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重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刚刚胡泳老师举了一个哭的例子,胡老师能否进一步谈谈,是怎么从儿子的哭声中重构认知的,怎么从不理解到接纳的?

胡泳:严格地说,不是我教育孩子,而是孩子怎样教育了我。在场的网友家中可能也有爱哭的小孩。怎么对待小孩的爱哭,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我们怎样接受一个人的脆弱感?我们是否承认,人本身就是脆弱的?是否承认,再坚强的性格中也有脆弱的部分?

如果承认并接受这些,就会发现哭其实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功用。哭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如果孩子不会因为哭受到家长的压制,那么他就能获得一个信号,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父母无条件地接纳他。这对于男孩尤其重要。

传统上我们不太接受一个情绪丰富的男孩,觉得“男儿有泪不轻弹”、哭是丢脸的,所以总是告诉他们,不要愤怒,不要悲伤。但情绪如果不能自然流露,就会形成淤积堵塞,这个后果会在他此后的生命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现出来。

我们父母通常会有一个误区总是会说自己对孩子没有更多的要求,就希望你快乐就好。其实这个说法也有问题。所有的小孩都可能有不安、不满、不快乐的时候,因为孩子是自己的心头肉,一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就着急得不行,想着帮一把,或者不停地追问怎么回事——这种问法,其实相当于暗地里否定了他的真实感受,否定了他的沮丧、愤怒、焦虑或是悲伤。

另外,如果前期与孩子的沟通渠道比较通畅,孩子们愿意跟你敞开心扉,诉说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常常又会踏入另一个误区,就是非常急切地表达:我很理解你,你说的这些,当年爸爸妈妈也经历过。

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是听不进去这一套的,他会认为自己的痛苦、自己的经历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你凭什么能一眼把我看穿呢,你怎么可能理解我呢。其实这种时候,父母只需要带着一双耳朵,用心并耐心倾听就好了。什么也不需要说,只是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倾听。
 

 

话题:



0

推荐

胡泳

胡泳

698篇文章 12小时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有多种著作及译作,是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欢迎关注胡泳的微信公号:beingdigital,讨论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