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者说 |胡泳: 不节哀,不顺变
胡泳 | 2024年10月30日
与节哀相比,更好的态度是直面悲伤,因为悲伤不是一个待“节制”的问题,而是本身就可以成为力量的源泉 当我父母去世的时候,我充分感受到来自亲人和朋友的温暖。很多人给我留言,分享他们走过的路,介绍他们读过的书,告知他们用过的办法。在这些留言当中,最常见一句短语——“节哀顺变”,亲友们的关怀,往往以这个短语开场。 然而,我的一位好友,差不多和我同一时间失去了母亲,我给他发了四个字:不必节哀。是的,我就是这
胡泳|广州,一座“涌现”着的城市
胡泳 | 2024年10月27日
多年来,无论国内国外,我曾到访过许多城市,也在几座城市里生活过较长时间。但是要让我举出最喜欢的城市,广州总是名列其中。 喜欢广州,因为它是一座“涌现”的城市。所谓“涌现”,指的是自下而上地自发创造秩序和功能,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生命是涌现的,心智也是涌现的,一个涌现的世界是生成的世界。广州,在我眼里,就是这样,涌现着,生成着,永远活色生香。 广州塔风光 “涌现”的城市,是经由城市居民和社区的
胡泳等|微短剧之维:媒介谱系、影像范式与文化腹语(下)
胡泳 | 2024年10月25日
续前文(上) 微短剧作为数智时代的影像发明,在取得巨大产业反响的同时迅速占领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成为最新的视觉经验和流行文化。本文在“媒介-文化-社会”三位一体的视阈下,对微短剧现象予以全面阐释,梳理微短剧的再媒介化过程,总结微短剧在影像范式上的新突破——包括竖屏与浅焦的共谋、短时限下的密集与留白、碎片化与逆碎片的并行不悖,并进一步深挖这些特征背后的关于人的失真、创伤回避和后现代欲望等社会文化潜意识
胡泳等|微短剧之维:媒介谱系、影像范式与文化腹语(上)
胡泳 | 2024年10月22日
摘 要 微短剧作为数智时代的影像发明,在取得巨大产业反响的同时迅速占领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成为最新的视觉经验和流行文化。本文在“媒介-文化-社会”三位一体的视阈下,对微短剧现象予以全面阐释,梳理微短剧的再媒介化过程,总结微短剧在影像范式上的新突破——包括竖屏与浅焦的共谋、短时限下的密集与留白、碎片化与逆碎片的并行不悖,并进一步深挖这些特征背后的关于人的失真、创伤回避和后现代欲望等社会文化潜意识。 引
照护者说|胡泳:空屋
胡泳 | 2024年10月13日
文|胡泳 周遭的一切尽在脱落中 9月11日,逃去佛罗伦萨再归来,第一次在北京孤零零地一个人,面对一座空屋。 临近午夜,我慢慢推开门。家里的一切,似乎一样,又似乎不同。客厅里满满当当地堆放着东西,有不少陈年旧物,这使它看上去像废墟。一盒胰岛素注射器还躺在写字台上,吸痰器则被撂在了按摩椅中央。所有家具都在它们该在的地方。衣橱里妈妈的衣物,虽然姐姐收拾了一部分,但大部分还都在,和我记忆里的分毫不差。唯有
胡栩然 | 死如秋之静美
胡泳 | 2024年10月05日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特别热爱夏天的人。时间的边界模糊不清,每年的立秋,我都对秋天到来感到不愿相信,并且留心注意着蝉鸣仍然响亮,太阳仍然温暖的证据。 但今年,使我确凿无疑感到秋意降临的,是北京暴雨之后骤降的气温,因为疏忽没添衣服,那阵刮透我身体的凉风。山间阴寒,墓碑前的菊花赶上了怒放的好季节。 许许多多的叶子掉落,许许多多的记忆翻旋。 去年见奶奶时,那时她还认得我,尽管她早已叫不出我的名字,但
家庭照护为什么这样难②:不间断的照护需求可能压倒照护者
胡泳 | 2024年10月03日
《南方周末》编者按: 几个月前,北京大学教授胡泳照护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的经历被媒体报道,在社交网络成为热点。而高龄失能老人照护,并不是胡泳教授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高龄失能老人需要照护,这也成为整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家庭照护是中国老人照护的主要方式。家庭照护也存在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南方周末特邀胡泳教授撰写系列文章,以亲身经历和学理思考,探讨失能老人的
互联网的解放性阶段已经过去,现在更多是压迫性
胡泳 | 2024年09月28日
本文为学人Scholar志愿者方华康、韩宗洋、戴星慧、徐军围绕《流行之道》一书对胡泳教授所作采访。 01 “35岁弃民”,源于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老龄歧视” 学人:您不久前在社交媒体分享了照护老年亲人的经历。您在照护的过程中对于相关科技有哪些体验?基于这些体验您有什么样的新思考? 胡泳:在目前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越来越进入老龄少子化的社会。换言之,照护对象越来越多,照护者的数量却在减少。很多人
沈辛成评《自由的技术》丨技术如何定义“自由”
胡泳 | 2024年09月23日
伊锡尔·德·索拉·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是上世纪美国重要的政治学者之一,多种新式研究方法的先锋。其代表作《自由的技术》(1983)至今仍是交流与人类自由的权威研究著作,它既是一部有关古老交流系统的历史,也是对新兴数字技术如何改变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富于远见的阐述,亦堪称迄今为止为现代电子网络提供广泛的第一修正案保护而提出的最艰苦、最有说服力的论证。以下是作者与书的简介,载《上海
当潮流消费变成数字劳动与表演
胡泳 | 2024年09月13日
本期「春华读书会」邀请《流行之道》作者胡泳教授分享他对流行背后规律的观察和对新消费、新技术的反思。 一个品牌如何成为消费者争相对话的流行符号?消费大发展的同时,消费的情绪回报为什么降低了?代表时代潮流的技术公司缘何激起公众的广泛焦虑甚至反感? 从传播视角探索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丰富理解投资的维度,更关乎我们每个人在潮流中的体感和认知。 胡泳教授认为流行是结合熟悉性和创新性的半混沌状态。他将现代经济中
照护者说 | 胡泳: 在场
胡泳 | 2024年09月09日
几乎尽人皆知,阿尔茨海默症会导致记忆丧失,而这并不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 我妈妈逐渐忘记了怎样去做以前她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她忘记了如何做饭,尽管我们一家人的味蕾多少年来都是由她决定的。她忘记了如何自己洗澡、穿衣和吃饭。她忘记了如何站立和走路。而最终,她会忘记如何吞咽,和呼吸。 她的行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从一个“社交达人”变成了一个任性、易怒、对某些人和事常常持怀疑态度的人。她忘记了常用的词语以及怎
家庭照护为什么这样难①:社会和人口趋势导致家庭照护难以为继
胡泳 | 2024年09月08日
张瑞敏谈《道德经》与企业管理
胡泳 | 2024年08月30日
前言 2024年7月25日,海尔集团创始人、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与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教授、北京大学胡泳教授如约进行了一次和《道德经》有关的交流,小编有幸旁听了这次对话,经主办方许可,现将根据录音整理的谈话内容分享给商业瞭望塔的读者,欢迎大家评论互动。 老子骑牛 我读《道德经》将近40年了。随身的公文包里装着一本,上下班的路上会随时拿出来翻阅。我看过多个版本和多种注解,感觉很多的注解都是着
胡泳|知识生产的“再启蒙”时刻:人工智能对科学三元结构的冲击
胡泳 | 2024年08月23日
知识生产的“再启蒙”时刻: 人工智能对科学三元结构的冲击 作者:胡泳 摘要:19世纪研究型大学的形成确立了今天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主要知识领域的划分。而新的人工智能程序等技术进步超越传统研究者的智慧,推动了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数字人文的兴起,改变了人文研究的理念,为我们提供看待过去和现在文化的新方式。然而,在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文彼此需要之际,人工智能与其他科学领域之间的联系却在逐年减弱。我
胡泳:工作肯定会消失,但原因不在于技术
胡泳 | 2024年08月08日
上月围绕“萝卜快跑”引发的热议,折射了AI技术进步导致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催生了新一轮的对技术取代人的恐惧。 害怕被新技术取代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 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引入了制陶轮,这让工匠们感到担忧。 大约1455年,谷登堡印刷机问世后,抄写员的技能变得无关紧要。 工业革命结束了数百万人的农业生活方式,一个名为“卢德派”(Luddites)的秘密誓言组织试图摧毁纺织机,这样织工的
聊天的最高级别,其实是倾听
胡泳 | 2024年07月28日
放下手机,离开屏幕,去面对面、眼睛对眼睛地聊聊,也许我们能够获得更深入的交流。与良师益友聊天,是幸福人生很大的组成部分。 作者/ 萧奉 封面/ 优酷人文《圆桌派》 从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算起,中国人的生活“入网”已满30年。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以前,30年只是一代人的轮替,社会大多数时候平静得像一面湖水,新一代人和上一代人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并无多少不同。 而这30年来
胡泳|人工智能,是福是祸?
胡泳 | 2024年07月23日
在数十亿物种中,人类或智人之所以优越,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思考能力。正是思考,让人类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进步。这条漫漫长路,从人类的诞生开始,进入历史的跌宕起伏,绝非一帆风顺。安全、自由、人权和民主等基本权利在科技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缓慢展现。最后,历史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呈现出新的面貌——人工智能时代悄然来临。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早期,技术主要受制于计算能力的限制。与今天相比,数据处理的速度慢得令人
胡泳|“我不觉得照护是徒劳的”
胡泳 | 2024年07月18日
今年4月,一篇“北大教授成24小时照护者”的文章刷屏, 文中主角胡泳今年50多岁, 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 他的母亲今年85岁,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3年, 胡泳也没有想到, 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母亲的“护工”。 ▲ 胡泳和保姆每天都要推母亲出去晒太阳 胡泳不得不削减在科研、学术上的时间, 每天六点半起床, 陪母亲吃饭,洗漱,晒太阳, 除了工作,大部分时候都在家里。 在重复的照护日常当中, 他也
胡泳:李公明|“自由的技术”与……对自由的威胁
胡泳 | 2024年07月11日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专家伊锡尔·德·索拉·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1917-1984)《自由的技术》(Technologies of Freedom,1984)一书的核心主题很鲜明,就是印在中译本封面上的那两句话:“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探寻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力的界线。”“当技术监管扼住新闻界的咽喉时,普尔提供了事实和论据,帮助我们为自由而战。”也就是说,普尔的核心问题是:在“
胡泳|机器人会充斥当代新闻编辑室吗?
胡泳 | 2024年06月30日
人工智能在新闻编辑室的出现不应被视为对新闻业的威胁。相反,它应该被视为一种机会,可以增强记者的能力,并赋予他们提供更具影响力的报道的力量。 2023年9月,美国《圣路易斯邮报》(St. Louis Post-Dispatch)决定让微软的必应聊天人工智能接受考验,给了它一个提示:“写一篇报纸社论,论证人工智能不应被用于新闻业。”结果让该报编辑部松了一口气:人工智能引擎提出了若干相当有说服力的论据,
胡泳
734篇文章 16天前更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有多种著作及译作,是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欢迎关注胡泳的微信公号:beingdigital,讨论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