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3年12月11日 19:13

一部荒唐的法律和一场闹剧

一部荒唐的法律和一场闹剧

  ——兼评360诉腾讯垄断案

张维迎

    

  1126日,有中国“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之称的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二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在此前的一审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定奇虎360败诉。这是《反垄断法》出台6年来,最高院审理的首例互联网反垄断案,对国内互联网反垄断的判决具有标志性意义。

  张维迎认为,反垄断法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关于“竞争”和“垄断”的错误定义上的,它...

阅读全文>>
2013年12月08日 23:15

互联网不需要反垄断

 

 

 

    360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人称中国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被视为中国互联网业垄断者的腾讯,其遭际与世纪之交的微软十分相似。1998年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开始起诉微软,称微软因在其以英特尔芯片为基础的个人计算机上捆绑销售视窗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而滥用了垄断的力量。这种捆绑被看做IE浏览器最终击败先驱者网景公司而在浏览器大战中大获全胜的终极原因。当每一个视窗用户自动拥有一份IE浏览器拷贝的时候,...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24日 01:34

他们读报吗?

  http://www.bjnews.com.cn/world/2013/11/17/293033.html

  他们读报吗?

  2013-11-17 03:30:19 新京报

  这是一个最好的读报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读报时代。报纸是个人与这个世界联系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进入新世纪,新技术的发展让阅读内容和方式大大扩展,报纸已经不是唯一获得信息的来源。新技术在给报纸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让人们的阅读变得碎片化,阅读方式的改变让很多人不愿意读书读报。如今,这个世界上还...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23日 18:47

微动力改善社会基质

互联网观察家胡泳:微动力改善社会基质

 

特约记者 韩洪刚 发自北京

 

目前,从时间周期、活跃程度和时局氛围这三个方面来看,微博的确是到了一个节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拐点,微博这四年,像一个巨大的搅拌机,翻腾着中国的舆论、现实和行动。在某种意义上,微博舆论场是转型中国的缩影和延伸,它的未来关乎着中国的未来,如何评价微博出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社会究竟被微博改变了什么?未来又将如何变化?就此,时代周报采...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9日 01:53

郭国松:媒体报道刑事案时不该对嫌疑人肆意丑化

郭国松:媒体报道刑事案时不该对嫌疑人肆意丑化

 

2013-10-28 腾讯思享会

http://url.cn/SKls1D

 

按:这是2007714日郭国松在海淀检察院举办的一次媒体沙龙上的发言,所讨论的问题,放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选刊部分专门论及媒体报道刑事案件时存在的问题。郭国松说媒体对刑事案件的报道总体上说是站在控方一边,常见的主题,就是对犯罪者肆意的凌辱说的严厉一点,在很多冤假错案中,媒体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7日 14:32

媒体变局下传播与赋权

  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13-11/17/content_1972614.htm

  媒体变局下传播与赋权

  日期:[2013年11月17日] 版次:[AA29] 版名:[南方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在今年第十四个记者节来临之际,由北大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财经》杂志、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等联合主办的“安平沙龙”11月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新闻界、新媒体界和法律界的知名人士,围绕当下媒体人的困局与出路等话题进行了深度...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6日 15:13

“公知”的污名化及其背后

“公知”的污名化及其背后

 

吴法天在环球网上刊文评论《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抓一事,题目是《善良的读者以后请谨慎为“两根骨头”感动》。文中这样写道:“知道网友怎么评论吗——中国大谣公知都有两根骨头:一根见利忘义‘贼骨头’,一根崇洋媚外的‘贱骨头’。”

 

20127月,就是这个作者,与四川电视台女记者周燕微博约架,在北京的朝阳公园,称自己遭到“公知”群殴,惹得网上网下沸沸扬扬。在微博上经常痛斥“公知”...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5日 00:17

魏永征:有偿新闻与新闻寻租

闻寻

魏永征

 

http://weiyongzheng.com/archives/32773.html#more-32773

 

十一月 3rd, 2013

 

今天,中国记者协会会同有关部门正在举行禁止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的座谈会。在新快报及其记者陈永洲案件引起社会热议之际,相信在会后一定会发布有关进一步严禁有偿新闻的文件以及采取专项行动。

陈永洲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令一些热衷于所谓新闻维权的人们陷于尴尬的境地。它揭开了我国新闻界丑恶...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3日 22:36

展江:新闻腐败背后是腐烂的体制

 

  日前,眼看雾霾不散,我也加入了空气净化器购买者的行列,准备在家中安放一台。钟南山院士说了,北方的雾霾,比十年前的北京“萨斯”危害还要严重。总不能在多种致癌物面前坐以待毙吧?

 

  然而,笼罩在中国新闻界头上的阴霾,却在118日第十四个记者节来临时特别浓密。这与上个月发生的《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抓和此前的事件直接相关。

 

  ()

 

  陈永洲被抓事件本身一波三折,他所在媒体最初力挺...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2日 11:07

王天定:根治有偿新闻: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反思

    有偿新闻日益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记得2011年年底《纽约时报》有一篇题为《中国媒体有偿报道乱象》的报道。业内人士当然都知道,有偿报道既是中国新闻界的顽症,也是宿疾。《纽约时报》的报道也承认,官方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含糊,不但三令五申,而且也杀鸡儆猴。 这些年因为有偿新闻丢了饭碗者为数不少,甚至因涉嫌敲诈而身陷囹圄者也屡见不鲜。但是,正如《纽约时报》报道所言,腐败已渐成中国媒...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10日 08:51

罗世宏:台湾的新闻伦理危机

罗世宏:台湾的新闻伦理危机

 

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刚刚脱离戒严和报禁,新闻自由风气大开。在那个背景下有一群记者组成了自主的新闻记者协会,倡议推动制订“新闻伦理公约十二条”。其中包括:新闻工作者应抗拒来自采访对象和媒体内部扭曲新闻的各种压力和检查;新闻工作者不应在新闻中,传播对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身心残障等弱势者的歧视;新闻工作者应拒绝接受政府及政党颁给的新闻奖励和补助等。

 

新闻伦理不只是记...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7日 08:36

为何不忿胡舒立?

为何不忿胡舒立?

http://url.cn/MVZMbs

2013-11-03 宋志标 旧闻评论

 

新快报的社长与总编辑被撤职,如此大的处罚动作,未能激起一点波澜。这或许显示出,在新闻界的“自律”无法自处的时候,“他律”已经生效了——尽管围观者是以冷漠、不明所以的态度表现出来。然后,胡舒立草成《新闻寻租不可恕》一文,以自律为名强调了这种冷酷。

 

很多人对胡舒立是有期待的,不是期待她匡扶正义,而是期待她对程序正义的扭曲喊一点话...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6日 22:05

胡舒立:新闻寻租不可恕

新闻寻租不可恕

 

/胡舒立 

 

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无法得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拘捕事件背后的全部真相。不过,始于1022日的这起事件,在舆情的一波三折中戏剧性展开,其间所曝光的事实充满反讽却不容回避。应当承认,我们面对的是一起相当复杂的、涉嫌新闻寻租的严重事件。当前仍有一些声音,事实上在回护涉事记者和媒体。我们认为,新闻媒体身为公器,使命重大,无论现实有多艰难,新闻寻租绝不可恕。


陈永洲于101...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5日 12:28

罗昌平:“陈永洲事件”的食物链

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3-10-26/113480226.html

罗昌平:“陈永洲事件”的食物链

【《财经》综合报道】102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对陈永洲事件发表评论称,这宗发生在企、警、媒之间的公共事件,简化为四个环节,谁的议程设定能力强,哪个问题就会被突出,这个局中没赢家。

  在他看来,如果说长沙警方成了中联重科的家丁,那么,央视就是长沙警方的美容师。没有律师的抗辩,未经法院的判决,任何嫌疑人...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4日 12:13

王天定:优雅地坚守,还是难看地死去

      当下媒体转型的痛苦在于,它一方面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一方面还必须经得起伦理的追问。——题记     前天,一位媒体的朋友从一家很知名的都市类媒体辞职了。     我知道,他这些年专注地做记者,有空也是读闲书,他没有多少积蓄,目前也没找好下家。     但他走得这么毅然决然,了解他的朋友也不感到意外。     几个月前,曾收到过他的邮件,他说,这家服务了10多年的报社眼下变得让...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3日 11:38

柴会群:不该拿的钱不要拿

作者:柴会群

短短几天,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案出现了戏剧性逆转。事件的性质,由一起“记者因舆论监督遭受司法迫害”冤案迅速变成一桩“受人指使拿人钱财发表不实报道”的丑闻,一夜之间,陈和其所供职的新快报由全国声援的对象变成了全民讨伐的目标。

    陈案逆转的关键,在于其收钱问题。由于承认收取了疑似三一重工公司的50万元,作为以发表文章打压三一对手中联重科的酬劳,使得陈和新快报在道德上和法律上双重破产。  没...

阅读全文>>
2013年11月02日 19:11

方可成:为什么新闻界的信誉危机值得忧虑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DEwNjQ0MQ==&appmsgid=10000085&itemidx=1&sign=5b5084093e389a520b1e08f102af58a4#wechat_redirect

为什么新闻界的信誉危机值得忧虑

 

2013-10-29 方可成 新闻实验室

 

§本文首发于20131029日,这是新闻实验室的第25篇文章

§本文归属栏目:#pH试纸#(以公共利益、民主精神检验媒体组织、媒体产品及媒体人)

 

《新快报》陈永洲案是一个处处充满丑陋和悲...

阅读全文>>
2013年10月31日 19:42

关军:为我收过的红包善一个终

  为我收过的红包善一个终

  关军

  曾经有两年多时间,我和王小山同在一家体育杂志做记者。一次与另外几位体育记者聊天,说起王小山从不收取受访对象的任何好处、发布会红包一概拒绝,那几位体育记者的反应无外乎两种:王小山那么有钱?王小山有毛病吧?

  据我所知,有个别几家财经类媒体明令记者拒绝红包(通常它被称为车马费),很可能也被同行归为要么有钱要么有病的异类。气候坏到这个程度,一些洁身自好的记...

阅读全文>>
2013年10月30日 23:29

记者何以成“妓者”?

记者何以成“妓者”?

 

用钱收买的封口固然触目惊心,用权干预的封口更加惊心动魄

 

胡泳

 

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遭湖南警察跨省追捕,短短数日,峰回路转。先是被视为一起记者因舆论监督遭受司法迫害的冤案,受到其报社及众多媒体人士的声援;然而,陈永洲很快在央视当众认罪,给公开声援的人士一记响亮的耳光。由于他在央视供述收受了50万元他人钱财进而写作揭露报道,陈和其所供职的报纸由全国声援的对象...

阅读全文>>
2013年10月28日 20:24

网络会大幅改变中国政治吗?

【有聲的中國】专栏二

網路會大幅改變中國政治嗎?

 

文/胡泳

 

網路不可能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改變中國的政治生活。相反,非正式團體和個人利用網際網路創建自主社群、促進政治參與的方式產生了最大和最積極的政治影響。通過這種方式,網路創造了社會資本。

 

作為一個網際網路研究者,我在國內外都不斷地被問到一個問題:「網際網路會不會促成中國社會的大幅轉變?」

我認為,在政治自由有限的國家中,網際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