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6年12月13日 15:08

社交替代假说

社交替代假说 电视收看时间令人惊讶的增长如何导致其他活动、尤其是社交活动被取代,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的研究。正如吉伯·福尔斯(Jib Fowles)在《为何观看》(Why Viewers Watch)一书中所解释的,“看电视主要替代了三项活动:(1)其他娱乐;(2)社交;以及(3)睡眠”。   对于人们为何着迷于看电视,福尔斯的解释是心理性的。他把电视比作一种“强大的治疗力量”,一个对观众有极大好处的压力释放器。他认为文化人对电视的批评某种...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06日 17:46

阅读与观看

阅读与观看 阅读与观看是我们常见的两种信息行为。两者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消失的地域: 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梅罗维茨对阅读和观看做了详细的对比。   很关键的一点是,阅读比观看需要更多的付出与参与。阅读物必须拿在手中,主动地与之交流。然而对电视机则不然,打开、坐下,图像就会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正如梅罗维茨所言,即使对有文化的人来说阅读也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例如,页面上的黑字必须一个词一...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05日 09:32

电视是毒品?那么手机呢?

电视是毒品?那么手机呢? 1977年,玛丽·维恩(Marie Winn)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有关电视对孩子和家庭的影响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她对电视给孩子们施加的令人上瘾的影响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她写道:“电视的体验令参与者把真实的世界完全清除出去,而进入一种愉悦和被动的精神状态之中。”   2002年,她更新了自己的研究,出版了《插着电源的毒品:电视,电脑和家庭生活》一书。   在该书中,她雄辩地论证说,电视对于儿童发展、学业成绩和家...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01日 09:33

解读互联网时代的悖论

才智的悖论   现代企业当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叫做知识,但是这个知识是很难被机构所拥有的,知识往往是在机构当中的个人手里,并且个人可以把它带走。大家知道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有个说法叫“U盘化生存”,本来U盘插在一个机器里,然后我拔了,我走了。有一次我跟罗振宇一起参加柳传志组织的西山会议,柳传志说你从你自己的角度当然拔了就拔了,可是很多人拔了之后还是得插到哪个系统,而我们就是那个系统。可以看到这里的一种冲突...
阅读全文>>
2016年11月28日 17:00

互联网与“观念市场”

互联网与“观念市场” 在有关表达自由以及媒介责任的论述中,一直存在所谓“观念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的类比,它借用了经济学上的自由市场概念,在这样的一个市场中,真理和谎言相互竞争,人们期待前者终会战胜后者。观念市场的模式不乏天真和误导,然而,从另一角度看,该模式也有其有力的地方,因为它强调表达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在观念市场中自由交换所带来的益处。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传播的流变,讨论观念市场在互联网语境下是否适用,...
阅读全文>>
2016年11月17日 17:40

无红包不社交 无社交不红包

无红包不社交 无社交不红包 ——微信红包与红包照片设计深度解析   1 平台的逻辑   一个真正的平台大体上会遵循一条基本的发展路径:平台框架—杀手级功能—平台级产品。可以将此称为“平台的逻辑”。   顾名思义,平台框架是圈人的,杀手级功能是黏人的,平台级产品是“玩人”的。   微信支付在“红包”出现之前,其主要功能还停留在金融支付工具上。微信红包的推出有两大优势:游戏化和交易便捷化。可以不知道你的银行卡号,仅用对话框就能...
阅读全文>>
2016年10月16日 15:27

七日谈(二)外面风大,我们屋里说话

本周单字“读”,“读书”的“读”。上个周末恰逢世界读书日,据说,这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21年来,这个原本名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特殊日子,在其传播过程中,已被成功误读为一个鼓励读书的“节日”……误就误吧,反正大家越来越不爱读书,借机强调一下阅读,总归不是坏事。   专栏作家连岳:“一般来说,大家比较不愿意做的事,都有个节日。比如今天就是‘世界读书日’……你不爱读书,是很合人性的。没必要装。不爱...
阅读全文>>
2016年10月15日 03:51

七日谈(一)

七日谈(一)

黄色恐怖。

语出北京大学传播学者胡泳。他用这个词来形容一系列涉及到情色、背叛和性丑闻的热点社会新闻,以及性普遍地从男女欢爱沦为交易筹码甚至权争工具的社会现状。

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人民日报》评论说,有的干部“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在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如何让群众树立‘三个自信’?

靠做生意哪能赚到钱呢?

语出学者张闳。普京有一句老话,他对公务员说,“...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30日 14:45

互联网内容走向何方?

互联网内容走向何方?

——从UGC、PGC到业余的专业化

文 | 张月朦 胡泳

用户内容生产(UGC)作为互联网技术赋权的突出体现,被认为是变革传统媒体的重要力量。但迫于版权和营收的压力,以YouTube为代表的一大批UGC平台走上了机构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内容生产从业余走向专业。

本文综合国内外UGC平台的发展路径,认为互联网内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强大的头部效应,UGC平台在与PGC博弈中逐渐与之结合,“业余的专业化”是未来互联网内容发展...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17日 22:03

走过了爱的路,就可以走到其他路上

未未有个口头禅:“我想问个问题。”

她的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为什么末末一哭,鼻子和眼睛都是红的?”“什么是茧?为什么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呢?”“钱是哪里来的?” “为什么唐朝诗歌最多?”“坏人生了小宝宝,也会像坏人吗?”

日常中,问题95%以上是未未问的。偶尔,末末也会从他自己专注的各种活动中抬起头来,问几个问题:

末末:肥皂为什么能洗干净手?爸爸:因为里面有碱。末末:碱是什么?爸爸:是一种化学...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09日 09:29

iPhone开启的传播革命无远弗届

iPhone开启的传播革命无远弗届

未来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可能是由一枚小小的装置打开的——传感器。而传感器,又是从苹果手机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将来它们也注定会影响人类的传播行为。

iPhone与无人机

如果你去过台湾,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台湾人把智能手机叫做“智慧手机”,而把智能手机之前的手机,统统叫做“智障手机”。 虽然大陆不这么称呼,但我们仍能够体会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和之后在使用感受上的巨大差别——以“智慧”和“智障”来区分...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05日 10:05

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

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

文 | 胡泳 宋宇齐

社群经济与伪社群经济

随着社会交流方式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社群的涵义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经典理论下的社群有一定的特点和限制条件,诸如:社群内成员的构成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基础;其成员从事的社会活动有一定的地域限制;社群内部应形成一定的文化,并能使社群成员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社群的建立与维护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但在互联网时代,交流与沟通打破了原有的时空限制,使得社群可以不依托...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05日 09:2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播伦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播伦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信息源到信息接收者的线性传播模式曾被视为唯一的传播模式。今天,理想的传播更像是参与的、对话的、横向的和富于创意的。它弥漫在此前充满板结的各种机构中:从学校,到家庭,到人们从属的非正式团体,乃至向以严厉规训著称的工作场所。

这种新的传播风尚也在影响大众媒体的公共传播。所有传统的公共媒体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公众”,如果说它们面临危机,那部分地也是由于公共传播仍然遵循着线性的...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30日 21:47

监测舆情 控制社会 大数据成政府企业最新利器

撰文: 李立峯 發佈日期:2016-06-16 10:49   不少社會科學學者對「大數據」有點戒心,因為當大家開口閉口都在講大數據時,好像有點讓方法主導着研究問題。 不過,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我們又不能無視大數據。 而若果我們不是專門談應該如何進行社會科學研究,大數據在社會上不同領域中的應用,的確有很厲害的成績。   Google Translate運用大數據 翻譯愈趨準確   舉例說,Google Translate就是以「大...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29日 20:21

你以为共享的意义只是经济?

从去年开始共享经济这个词突然在我们眼前爆炸。其实共享经济早就存在,只是现在像滴滴出行、神州租车、Airbnb这类各种租赁软件的高频使用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就是共享产生的经济啊。于是就看到各种不同的共享形式出现,从资源、时间、到资产,所有可能被共享的东西都是潜在的发展对象。在不断深挖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今天共享的,明天会变成什么?腾云智库老师眼里的共享,是不是跟你看到的一样?

 

你以为共享的意义只是...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28日 20:58

员工总比老板更聪明

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企业史的理查德·泰德罗,在加入苹果公司主持苹果大学之前的最后一本著作叫做《自欺》。在这本书里,泰德罗列举了10家世界级公司的成败来说明一个问题,领导者的“自欺”是企业前进路上的陷阱。

泰德罗对自欺的解释,借用了弗洛伊德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研究成果。所谓自欺,就是视而不见,拒绝承认现实对自己的威胁。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无意识活动,“有时候,我们把某些信息引到知觉范围以外,因为它们让...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8日 17:06

人类“灾难时代”的最初

 

 

2015贝尔文学授予了白俄斯作家斯·阿列克奇(Svetlana Alexievich)。

 

阿列克奇的母语是俄语,她出生于前苏联的乌克兰,成长于前苏联的白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认定她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因其真地描代人性的苦,她作品中非构的真实记录比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粹的文学性。”

 

瑞典皇家科学院终身秘书萨拉·丹纽斯(Sara Danius)把阿列克奇的...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1日 14:56

小时代里的利他主义试验

    在北京五环外,一处不足100平方米的两居室里,挤着住下了4个年轻人。左楠就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左楠选择在这因位置偏远而租金低廉的房子里落脚。这里是她的家,也是她的办公室。

  3名舍友兼同事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他们在装修简单的客厅里上班,在油腻的餐桌上开会。

  从北五环外的这栋居民楼里,有关“乡村锣鼓队中的女性”或“印度种姓制度”等关注社会议题...

阅读全文>>
2016年04月27日 17:36

没有信息的自由流动,就无法管理现代技术社会

4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1986426日凌晨123分,在前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场拙劣的技术试验引发了石墨着火,爆炸击穿屋顶,50吨放射性燃料进入大气层。瞬间,一道强烈的蓝白光线射向夜空,那道光比电影场景还美,人们竟抱着孩子,涌出家门来观看这异象。

 

他们不知道自己看到的实际上是一幅末日异象,因为切尔诺比利核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人类迄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这...

阅读全文>>
2016年04月20日 09:47

新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普利策奖么?

普利策奖走过了一个卓越的世纪。1917年,普利策奖第一次由哥伦比亚大学颁发。100年来,普利策奖已成为美国新闻界的彼岸灯塔,为一代又一代的记者,浓墨重彩地记录下那些履行社会良知的评论,夺人魂魄的摄影,穷尽心力的调查和扣人心弦的故事。

从一开始,普利策奖就拥有某种定义新闻业的能力,即便是在该行业经历巨变的时期。然而,这在今天也意味着,普利策奖需要越来越多地跳脱其纸与墨的遗产,而拥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