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斌:中国互联网的深度研究

中国互联网的研究可谓日新月异,海内外文献十分丰富。本文从我在2015年编辑出版的英文论文集《争锋中国互联网》(China’s Contested Internet)的内容谈起,探讨如何使中国互联网(包括手机等新媒体)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把这种努力称作“中国互联网的深度研究”(Yang, 2015)。 “深度研究”这个提法,借用了一本人类学著作的书名,即《深度中国》(Deep China)(Kleinman et al, 2011)。该书的编者在前言中...
中国互联网的研究可谓日新月异,海内外文献十分丰富。本文从我在2015年编辑出版的英文论文集《争锋中国互联网》(China’s Contested Internet)的内容谈起,探讨如何使中国互联网(包括手机等新媒体)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把这种努力称作“中国互联网的深度研究”(Yang, 2015)。 “深度研究”这个提法,借用了一本人类学著作的书名,即《深度中国》(Deep China)(Kleinman et al, 2011)。该书的编者在前言中...
无论是刚入学的同学,还是已经工作的同学,都为同一种病症所苦:焦虑。 如果把焦虑视作一种病,从患者的角度来看,焦虑始终是绝对个人的。它是一种体验,带着人们思考、感受和行动的特有色彩。 焦虑是个怪物,能够运用非常愚蠢的技巧,让你生活中哪怕是微小的选择,简直都跟生与死的抉择一样可怕。 在此意义上,焦虑是极其主观性的东西,很难代入时代来思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数...
互联网产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也是平台整个的产业背景规律,叫做赢家通吃。但是,按照赫拉克利特定律,一个时代的领导者不会领导下一个时代。今天的技术精英如果把握不好机会的话,最后也会走入自己的黄昏 2013年,牛津互联网研究所做了一个“互联网帝国时代”的信息图,统计了全世界最流行的网站,其中谷歌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次是Facebook。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的2018年,全球社交网络使用分布中Facebook最强大,...
从禁忌中解放出来的知识和智慧,颠覆现状的技术精神、政治力量和艺术灵感,经由互联网走向我们,然而技术如火,网络既创造又破坏。 中国互联网的“盗火” 1996年春,中国最早的ISP瀛海威公司在中关村零公里处打出“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的巨幅广告牌。彼时,很多人还压根没听说过“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创始人张树新的豪言壮语,在写稿还依靠纸笔的那个年代,听起来像是一个遥远的...
文 | 陈天虹 胡泳
【摘要】 文化针灸是粉丝行动主义的一种模式,由粉丝行动主义组织“哈利·波特联盟”创始人安德鲁·斯莱克于2010年提出,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将其发展成一个学术概念。文化针灸的实质是一种以流行文化联系社会议题的策略,它是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此种策略运用大量粉丝技术以汇聚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对话与动员。 【关键词】文化针灸、抵抗、粉丝社群的公民实践、文化反堵 (by R...每到要交论文的“重大关头”,年轻学子们都会提前几天熬夜去知网下载一些文章,或者到图书馆突击找资料,然后东拼西凑、在word文档里堆满自己也不甚明白的“大词”,最后答辩通过、论文被收入资料库,完成“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闭环。这样的学生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窥见人类“知识树”的一枝一叶,也没能为这棵树的生长做出任何贡献。
《互联网与“观念市场”》的核心观点是综合前人的研究探讨提出的,属于在前人论述...不要着眼于互联网的下半场,而要放眼互联网的下一个大场。 腾讯正开始历史上第三次组织架构变革,我想谈谈腾讯再聚焦的问题。20岁了,可以考虑再聚焦了。 2017年3月3日晚马化腾记者见面会,有媒体报道,用了个题目叫“腾讯最大的焦虑是技术”。 最近几年连续和马化腾在两会期间见面。犹记此前的一年,马化腾强调,腾讯在战略上专注做连接和内容,当然还有“半个”金融。此所谓“两个半”战略。接下来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