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9年11月05日 13:49

人就是创造的终极目的

人就是创造的终极目的 ——张瑞敏与康德之三   早些时候,康德认为自己的整个“批判哲学”所讨论的三个问题可以把人的所有精神领域包罗无遗。但他到了晚年,却发现还有一个“人的问题”的缺失,而前三个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一问题上来。也就是说,“人是什么”这个本体论问题,最后构成康德哲学的根本问题。 我们将此称为康德的人类学问题,《实用人类学》(1798年)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堪称康德一生哲学思考的总结性之作。对于何以为人,康德如此说...
阅读全文>>
2019年11月02日 13:20

新人本运动:点燃全球组织变革之火(下)

新人本运动:点燃全球组织变革之火(下) “新人本运动”的目标:弹性组织,出色工作,零官僚制 新人本运动   由于官僚制虽然危害巨大但垂而不死,新世纪的企业需要在不失效率的前提下,建立一个适应未来的组织,而要想适应未来,必须首先使组织适应人的工作。   2018年12月,在维也纳德鲁克全球论坛上,由加里·哈默领衔的管理实验室与海尔集团、《哈佛商业评论》一起,共同发起了“新人本运动”(New Human Movement),目标是:弹性组织,出色工作,零官...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28日 11:04

新人本运动:点燃全球组织变革之火(中)

新人本运动:点燃全球组织变革之火(中)

 

展开一场分布式企业家实验 后官僚组织可能吗?   新的道路在哪里?加里·哈默一方面将泰勒誉为“也许是20世纪最重要的管理创新者”,另一方面承认他有未竟之难题:   “如果挑出一个困扰着20世纪管理者的问题,从弗雷德里克·泰勒到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都不得不面对,那么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如何从人们身上获得更多收益?在一个层面上,这个问题是无害的,谁能反对提高人类生产力的目标?   “然...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26日 14:09

新人本运动:点燃全球组织变革之火(上)

新人本运动:点燃全球组织变革之火(上)

 

现代管理的发展无非是对科学和人性的矛盾追求 管理学百年摇摆   管理学诞生的时刻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意象: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手拿跑表,对一个名叫施米特的铲装工人的操作进行分解试验。泰勒对施米特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作了具体规定,通过对无效部分的去除和对技术的改进,使施米特的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 泰勒第一次拿出他的跑表是在 1881 年,这也就意味著管理学的历程已经超过了 ...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20日 21:54

新媒体平台环境下财经内容生产的方式与特征(下)

新媒体平台环境下财经内容生产的方式与特征(下)

 

摘要 当前,UGC平台日渐成为传播中的枢纽,激发用户的自发参与、互动与创造,这类平台肩负重大责任,既要借鉴传统PGC的优势,还需弥补UGC自身的不足。本文结合我国的新媒体平台环境,探析了不同年龄、不同城镇层级用户的媒介使用现状,集中论述财经内容生产方式与特征的变化,指出新应用出现、用户下沉、垂直媒体的兴起和内容付费的尝试,构成当前财经媒介发展的四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UGC,PGC,平台,垂直媒体,财...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19日 08:01

新媒体平台环境下财经内容生产的方式与特征(上)

新媒体平台环境下财经内容生产的方式与特征(上)

 

摘要 当前,UGC平台日渐成为传播中的枢纽,激发用户的自发参与、互动与创造,这类平台肩负重大责任,既要借鉴传统PGC的优势,还需弥补UGC自身的不足。本文结合我国的新媒体平台环境,探析了不同年龄、不同城镇层级用户的媒介使用现状,集中论述财经内容生产方式与特征的变化,指出新应用出现、用户下沉、垂直媒体的兴起和内容付费的尝试,构成当前财经媒介发展的四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UGC,PGC,平台,垂直媒体,财...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09日 09:10

胡栩然:像树一样自由

 

文 | 胡栩然   那时候我和我爸达成一种共识:“像树一样自由。”妹妹说,树又不能动,还会被砍,哪里自由了?   “那小鸟自由吗?”   “嗯。”   “那为什么不自由的树能让自由的小鸟停下呢?”   “对啊,为什么?”   有的树长在马路边,被刷上白灰来防冻,被几根木头支撑着防止长歪;有的树长在庭院里,枝叶扫到房子时,就会被修剪甚至砍去;有的树长在旷野里,面对自然中的干旱洪涝、电闪雷鸣。...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24日 13:29

胡泳:数字劳动的无眠

胡泳:数字劳动的无眠

 

我们从不间断地活动,进入了一种无眠状态 2019年3月开始,中国IT界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996”运动。   “996”并不是一个新词。这种朝九晚九、一周六天的工作模式,起源于 2000 年左右。那时的无薪加班,帮助国内一些科技企业成长为行业巨头。但如今,“996 工作制”变得日益普遍。几乎加入创业公司,就等于接受“996工作制”。   “996”不仅成为年轻人在职场上求职的默认规矩,为了让员工接受它,甚至还发...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16日 21:21

企业领袖的十年考验

企业领袖的十年考验 衡量一个CEO的功绩,要看他离开10年以后公司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CEO膜拜 在CEO最风光的时刻,他们被捧成耀眼的明星,企业不过是其个性的投射。财经媒体鼓吹的不是花旗集团的优异管理,而是桑福德·威尔(Sanford I. Weill)的神奇领导力;描绘的不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流数据库技术,而是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制造的风头与噱头。   博雅公关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投资者更愿意溢价购买一家拥有明星CEO公司的股票。管理学...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09日 08:25

胡栩然:悲壮苍凉的心上风景

胡栩然:悲壮苍凉的心上风景

 

北大荒。初听这个名字,眼前便自动浮现出白山黑水、林密草长的景象,并总让我感觉到一股悲壮苍凉的意味。这片曾经远离中心的黑土地究竟埋藏了多少历史过往,承载了多少沉重记忆,还须从那些与它紧紧相连的故事中窥得一二。 第一个故事,有关掩埋在尘埃中的岁月。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历来无数文人因一时触怒圣上被流放到名为“宁古塔”的地方。初见北大荒时我难以言语,被它的广阔苍茫所震撼。那广袤而沉默的巨野...

阅读全文>>
2019年09月04日 11:30

使自己配得上人性——张瑞敏与康德之二

人被分成了两半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非常著名的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他一生以“三大批判”致力于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纯粹理性批判》(1781/1787)系统研究了形而上学及认识论,《实践理性批判》(1788)关心的是伦理学问题,而《判断力批判》(1790)则聚焦美学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形而上学问题。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序言中,康德解释说,通...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27日 17:22

弥合鸿沟:重思网络传播的“去区隔”效应(下)

弥合鸿沟:重思网络传播的“去区隔”效应(下) 摘要 在互联网进入中国25年之际,本文选取媒介介质、文化空间、社会分层、社会行动四个角度进行探讨,回顾互联网在降低信息门槛、展示多元生态、消除社会区隔、激发社会行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从而映射互联网本体的演变及其社会影响的变迁,并进一步对中国网络传播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 社会区隔 网络传播 数字鸿沟   文 | 胡泳 陈秋心   重思社会分层   在讨论网络文化的时候,我们假设...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25日 11:49

弥合鸿沟:重思网络传播的“去区隔”效应(上)

弥合鸿沟:重思网络传播的“去区隔”效应(上)

 

摘要 在互联网进入中国25年之际,本文选取媒介介质、文化空间、社会分层、社会行动四个角度进行探讨,回顾互联网在降低信息门槛、展示多元生态、消除社会区隔、激发社会行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从而映射互联网本体的演变及其社会影响的变迁,并进一步对中国网络传播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 社会区隔 网络传播 数字鸿沟   文 | 胡泳 陈秋心   互联网自“平民化”以来,其重构信息传播、言论...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22日 17:31

为什么要离开?这样就可以回来了

为什么要离开?这样就可以回来了

 

01 那个时刻终于到来了。 那是一个啜饮忧虑和悲伤、欣慰和希望的混合鸡尾酒的时刻。 女儿离家了。 爸爸不能说这是父母生命中痛苦的一刻,但它肯定是艰难的一刻。育儿过程中有两次这样的艰难时刻,一次是你作为baby第一次到家,再一次就是你作为adult第一次离家。   在艰难的一刻中,有个非常艰难的决定:让你自己独自出门。     前往首都机场的途中,交通照例堵塞。我们欢快地说了一些大学和专业选择...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15日 11:57

胡泳:童年的梦

胡泳:童年的梦 梦是个令人着迷的东西。弗洛伊德被视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正视人类心灵问题的人”,然而他的个人心灵发现之旅也是始于对梦境的研究。   有本有趣的学术期刊叫做Dreaming, 是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reams办的。我之所以在此保留英文,是因为追求双音节化的汉语,一般会把“dream”一词译为“梦想”,于是乎,一本由国际梦想研究协会所办的《梦想》期刊,听上去就开始产生怪怪的味道。   我对这个期刊感...
阅读全文>>
2019年08月07日 17:01

为自己思考和行动——张瑞敏与康德之一

为自己思考和行动——张瑞敏与康德之一

 

从无序中创造有序   关于互联网时代,存在许多说法,而张瑞敏的认识非常独到。“我们今天提到互联网时代,可以发现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就是‘三个无’:无界、无价、无序。”所谓无界就是没有边界,开放和交互消除了网上的任何边界;无价,就是很多东西的边际成本已趋向于零或者已为零,人们可以免费获取很多资源;而无序是最重要的,就是没有秩序,处在混沌状态,“而创新就是在混沌边缘产生的”。   与这“三个无”相对...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7日 13:05

写给未未末末10岁生日的信

写给未未末末10岁生日的信

 

这是一位父亲写给两个一岁孩子的信。从未做过父亲的史铁生说过:其实对父母来说,培养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比培养一个高才生更重要。我们愿与孩子一起寻找现行制度下的快乐生活。   未未末末,   想象你们已经10岁了,此刻就是未来的回忆了。   16个月刚过,注视着你们的小脸,每天爸爸妈妈勤奋地说这话:   对末末说:“I LOVE YOU,MOMO”,末末扬起胖嘟嘟的小脸,声音清脆:“I VIEW  YOU,DADDY.”   对未未...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22日 14:59

“科技向善”:腾讯的三重冒险——一论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腾讯的三重冒险——一论科技向善 定义“善”比定义“恶”更容易得体,但要极其小心谷歌的前车之鉴:没有人愿意把“善”的定义权交到一家公司手里,哪怕这家公司在你的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2019年5月6日,马化腾在福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首次公开发表演讲,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未来腾讯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我们希望‘科技向善’成为未来腾讯愿景与使命的一部分,希望我们和业界一起来思考与探索,构建数字时代正确的价值理念、社会责任和行为...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19日 09:46

知识付费还是内容付费?网络时代的内容、体验与注意力(下)

知识付费还是内容付费?网络时代的内容、体验与注意力(下) 摘要:今天所谓“知识付费”的核心,实际上是用户在为内容生产者对于知识的再次阐释而付费。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时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内容经济学。内容是一种“体验产品”,内容供应商必须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细分市场,并充分利用信息处理技术把市场细分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知识付费 内容 体验 注意力   文 | 胡泳 郝亚洲 崔晨枫 吴佳偼   知识付费还是内容付费?网络时代的内容、体验与注意力(上)   四...
阅读全文>>
2019年07月17日 15:20

知识付费还是内容付费?网络时代的内容、体验与注意力(上)

知识付费还是内容付费?网络时代的内容、体验与注意力(上) 摘要:今天所谓“知识付费”的核心,实际上是用户在为内容生产者对于知识的再次阐释而付费。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时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内容经济学。内容是一种“体验产品”,内容供应商必须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细分市场,并充分利用信息处理技术把市场细分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知识付费 内容 体验 注意力   文 | 胡泳 郝亚洲 崔晨枫 吴佳偼   一、知识付费概念梳理   2016年被媒体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分答、...
阅读全文>>